-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名为《再和前韵仍以峨字为首尾》。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饮酒赋诗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艺术创作中寻求精神自由与超越世俗的决心。
首句“峨冠莫惜插花多”,诗人以“峨冠”自喻,即高冠,象征着文人雅士的风度与才华。此处“插花多”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也暗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中的丰富情感与想象力。诗人鼓励自己不吝啬于装点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插上繁花来增添生活的色彩与诗意。
次句“多插名花壮醉歌”,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艺术与美之追求的执着。这里的“名花”既指自然界中的花卉,也暗喻着高尚的品德与卓越的才华。诗人希望通过插上这些“名花”,使自己的醉歌更加壮丽,充满力量与感染力。这不仅是对个人艺术成就的期许,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第三句“歌罢襟怀肆夷旷”,描绘了诗人完成创作后的内心状态。在歌唱之后,他的胸怀变得开阔而自由,仿佛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解放。这里的“肆夷旷”可以理解为无拘无束、心胸宽广的状态,表达了诗人通过艺术创作达到心灵的解脱与超越。
最后一句“愿平群险刬嵯峨”,表达了诗人对于消除世间一切险阻与困难的渴望。这里的“群险”象征着社会的不公、人生的挫折与自然的险峻,而“刬嵯峨”则是清除这些障碍,追求理想世界的决心。诗人希望借助艺术的力量,不仅美化个人的精神世界,更能够影响社会,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美与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通过艺术创作实现精神自由与社会进步的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
岁是明朝尽,春犹半月迟。
人言无复雪,天意肯违时。
宿麦争萌达,遗蝗绝类滋。
年丰如可待,吾岂病长饥。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为赋梅诗且怀斯远成
年年赋梅诗,不赋如有阙。
于梅亦何事,我好自渠结。
昔人思故人,往往托风月。
我今故人思,因梅念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