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物则奴,物从我则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共(bù gòng)的意思:不共指的是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点或者没有共同利益。
从物(cóng wù)的意思:指从事物体中得到某种东西或效益。
独尊(dú zū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傲慢自大,不容忍别人的存在或意见,只信任自己,不尊重他人。
反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事物相互映照、相互照应。
混然(hùn r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杂乱无章、无序混杂的状态。
来去(lái qù)的意思:表示人或事物的到来和离去。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失所(shī suǒ)的意思:失去了原本所属的位置或所在的环境。
物则(wù zé)的意思:物事有所规则,有一定的规律。
物我(wù wǒ)的意思:物我,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分(wú fēn)的意思:没有区分或分别
-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探讨了物我关系的本质。诗人通过“我从物则奴,物从我则主”开篇,揭示了在物我互动中,“我”若顺从于物,则处于被动地位,如同奴隶;而当“我”主导时,则能成为事物的主宰。这种对比鲜明地展现了权力与控制的关系。
接着,“物我本无分,茫茫失所据”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物与我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依存、难以区分的。这种模糊界限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一种宇宙万物同源、相互联结的哲学思想。
“反照识独尊,混然在一处”则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通过反观自身(“反照”),诗人认识到自我在宇宙中的独特地位(“独尊”),同时又强调了个体与整体的和谐统一(“混然在一处”)。这种既独立又融合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深刻洞察。
最后,“虽与物去来,不共物来去”两句,以动态的角度描绘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即使在与外界的交流中,人也应保持独立性,不受外界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本质。这不仅是对个人自由意志的强调,也是对保持自我本色、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的倡导。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探讨物我关系,表达了对个体独立性、自我认知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深邃的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诗
倡人歌吹罢,对镜览红颜。
拭粉留花称,除钗作小鬟。
绮灯停不灭,高扉掩未关。
良人在何处,光唯见月还。
长歌行
连连舟壑改,微微市朝变。
来功嗣往迹,莫武徂升彦。
局涂顿远策,留欢恨奔箭。
拊戚状惊澜,循休拟回电。
岁去芳愿违,年来苦心荐。
春貌既移红,秋林岂停茜。
一位茂陵道,宁思柏梁宴。
长戢兔园情,永别金华殿。
声徽无惑简,丹青有馀绚。
幽籥且未调,无使长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