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剡·其二》
《过剡·其二》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春涨新痕绿渐开,只知东去不西回。

濯缨莫负沧浪咏,曾送扁舟泛雪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春涨(chūn zhǎng)的意思: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迅猛的变化或发展。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新痕(xīn hén)的意思:指刚刚留下的痕迹或印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水上涨,水面逐渐变绿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流动方向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春涨新痕绿渐开",春天的河水上涨,留下新的痕迹,水面渐渐呈现出绿色,生动展现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只知东去不西回",河流向东流淌,不知何时会回头,暗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不可逆性。

"濯缨莫负沧浪咏",在清澈的水中洗涤帽缨,不要辜负了这句古老的歌谣——《沧浪之水清兮》。这里借用了古代诗人屈原的典故,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珍惜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曾送扁舟泛雪来",曾经有一艘小船载着雪花而来,象征着过去的美好回忆,或许是指某个特定的事件或人物,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界的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诗并序·其二十四

生即巧风吹,死须业道过。

来去不相知,展脚阳坡卧。

只见生人悲,不闻鬼唱祸。

子细审三思,慈母莫生我。

(0)

偏桥山行喜秋霭渐霁

永夜风摇月,凌晨雾薄空。

竹潭分窈窕,杉嶂沓冥濛。

直是林霜化,终随水霭笼。

氤氲初动石,羃䍥正含豅。

隐树啼秋狖,沦山断晚鸿。

谷深将泽豹,川迥乍垂虹。

飘忽林峦失,庄严浦溆通。

鹭翩应缅邈,泉溜始玲珑。

渐得凌玄昧,从兹诣朗融。

天遥孤碣外,日涌大川东。

柳吐村边翠,花争水上红。

津楼方演漾,峰阁转青葱。

绣幕明芳荐,油车映茂丛。

观心澄白月,延脰穆清风。

谢客渊情荡,嵇生藻气雄。

长途任明晦,独啸紫岩中。

(0)

秋兴

木落江空天气清,西风萧飒雁南征。

浮云暗逐年华变,歧路虚怜短鬓生。

千里关河悬客梦,万家砧杵动秋声。

崇兰芳芷依然在,何处江潭吊屈平。

(0)

婺州道中

几家村火聚,古树接桥横。

薄日凄天色,空山细涧声。

路长前岭暮,梦短故乡情。

去国随南雁,征衣半此生。

(0)

谒先主庙

天下英雄操与君,老奸岂是一流人。

乘时不作池中物,得士能令鼎足均。

故里柔桑曾羽葆,荒祠古木尚龙鳞。

天教典午亡吴魏,雅志呜呼竟不伸。

(0)

濮川八景诗·其二翔云高眺

凌虚不用跨青牛,拄杖为龙任去留。

极目山川知已在,乾坤冷落片云浮。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