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竹竿:长的竹子。
穿:穿过。
竹篱:竹编的篱笆。
却:反而。
与:和。
为:作为。
柱:支柱。
大小:无论大小。
且:并且。
相依:相互依靠。
荣:茂盛。
枯:枯萎。
何足:哪里值得。
顾:在意。
- 翻译
- 竹竿穿过竹篱笆,反而作为篱笆的支柱。
不论大小都相互依靠,生长枯萎又何必在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事物间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竹竿穿竹篱,却与篱为柱"一句,通过对竹子的细致观察,揭示出竹子在生长过程中甚至可以成为围栏的一部分,既是自然的产物,又充当了人工结构的角色,这种转化表明了自然与人工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明显。"大小且相依"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大物小物、强者弱者的共生关系,无论大小,都能在这个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相互依存。
"荣枯何足顾"一句,则引出了诗人对生命盛衰更迭的超然态度。竹子有的是繁荣茂密,有的是枯萎凋零,但这些变化对于诗人来说,并不值得过分关注,因为在自然的循环中,生长与衰败都是必经之路,每一种状态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共存、循环往复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待世事变化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梦中咏醉人
城中醉人舞连臂,城外醉人相枕睡。
此人心中未必空,暂尔颓然似无事。
我生从来不解饮,终日腾腾少忧累。
昔年曾见乐全翁,自说少年饮都市。
一时同饮石与刘,不论升斗俱不醉。
楼中日夜狂歌呼,钱尽酒空姑且止。
都人疑是神仙人,谁谓两人皆醉死。
此翁年老不复饮,面光如玉心如水。
我今在家同出家,万法过前心不起。
此翁已死谁与言,欲言已似前生记。
悟老住慧林
能公住岭南,正观呼不起。
忠公客中禁,朝恩不为累。
道人无净秽,所遇忘嗔喜。
悟公清净人,心厌纷华地。
慧林虚法席,去有迟迟意。
投身淤泥中,佛法何处是。
引身山林间,过患差无几。
力小难自欺,心安似无愧。
悟世常失人,违心辄丧己。
徐行勿与较,乘流得坎止。
君看净因揩,志以直自遂。
杀身竟何益,犯难岂为智。
去住本由天,毋求亦无避。
相期明且哲,大雅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