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居可使食无肉,草具宁须菜与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岁(bié suì)的意思:别岁是指岁月更替,时间流转,表示一个年岁过去,另一个年岁开始。
草具(cǎo jù)的意思:指一些用来割草或种植作物的农具。
灯花(dē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生命短暂,比喻人的寿命短暂。
浮休(fú xi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轻浮、不专心或不踏实。
葛巾(gé jīn)的意思:指贫穷、卑微的人。
荆钗(jīng chāi)的意思:指妇女的头饰,比喻妇女之间的争斗或矛盾。
理乱(lǐ luàn)的意思:指思维混乱,逻辑不清,无法理清头绪。
情怀(qíng huái)的意思:指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感情体验和情绪态度。
青鞋(qīng xié)的意思:指青年时期的爱情或婚姻。
穷年(qióng nián)的意思:形容日子过得非常贫困或困苦。
世界(shì jiè)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随分(suí fēn)的意思:形容程度很高,非常之多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紫竹(zǐ zhú)的意思:紫竹是指紫色的竹子,比喻高尚、纯洁、不染尘垢的品质。
自若(zì ruò)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自然、从容,不受外界干扰。
- 注释
- 紫竹:紫色的竹子,可能象征高雅或不寻常。
青鞋:青色的鞋子,朴素而耐穿。
穷年:整年,漫长的时间。
理乱:指世间纷繁的事务。
浮休:闲适的生活,无拘无束。
老情怀:老年人的心态,淡泊名利。
竹居:竹制住所,象征简朴生活。
食无肉:形容饮食简单,无需肉类。
草具:粗陋的餐具。
菜与鲑:蔬菜和鱼类,泛指食物。
春入灯花:春天的到来,灯花寓意新年的开始。
别岁:告别过去的一年。
葛巾:葛布制成的头巾,朴素的衣物。
荆钗:荆条编成的发钗,象征简朴生活。
- 翻译
- 一支紫色的竹子和两双青色的鞋子,即使整年清贫也自感美好。
不论世事纷扰还是平静,我都悠然自得,如同老去的心情。
住在竹屋里,即使没有肉食,简单的草具也能满足,何必非要有鱼。
春天来临,灯花照亮告别旧岁的时刻,随意地用葛巾配荆钗度过。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在除夕之夜的宁静生活景象。"一枝紫竹两青鞋,只么穷年亦自佳"表明诗人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享受着简朴自然的美好,即使是在贫寒的环境中也能自得其乐。
"理乱不知閒世界,浮休自若老情怀"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尘世纷扰的漠视,以及对自身年华增长、心境日渐宁静的感慨。这里的“理乱”指的是社会的混乱与无序,而“閒世界”则是对忙碌红尘的一种超然态度。
"竹居可使食无肉,草具宁须菜与鲑"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淡泊。即便是在简陋的竹屋中,也能通过简单的蔬菜和野味来满足日常所需。
"春入灯花供别岁,葛巾随分对荆钗"则是对除夕之夜的一种描写。在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在用灯花来迎接新的一年,而诗人则以一种淡定的心态去面对时间的流逝。葛巾(古代的一种布制品)与荆钗(用荆棘编织成的鞋子)都是生活中的简陋之物,通过这些细节,强化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形象。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于物质欲望淡薄,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享受。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与内心宁静的赞颂,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眉州太守刘公忽于池中获东坡所作远景楼碑乡人费洪雅有诗美之因率同赋次其韵
东坡沦没文委地,艺圃书林荒不治。
遗编禁锢学无师,木不从绳金失砺。
高楼远景尚崔嵬,妙琢雄词非骪骳。
几年困厄在污池,照夜寒光空水底。
有如钟磬传不朽,壁间字字摇科斗。
雷霆破蛰里耳惊,龙蜧蟠泥神物守。
丰城剑气异青黄,一遇雷公难秘藏。
僵碑植立岂偶尔,文章政事两荧煌。
旧俗千年蒙教化,濯以江汉暴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