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都下(dū xià)的意思:都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表示所有的人都向下看,形容众人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鄙视、不屑、轻视。
官路(guān lù)的意思:指通过担任官职来获取权力和地位的途径。
江西(jiāng xī)的意思:指人们对江西省的称呼,也可用来指代江西的地理位置或特点。
筠篮(yún lán)的意思:筠篮指用筠竹编织的篮子,比喻容貌美丽清秀的女子。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桐江(tóng jiāng)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能容纳众多才能和智慧。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昨来(zuó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一段时间,通常指最近的过去。
- 注释
- 官路:官道,指官方或朝廷的道路。
桐江西:桐江,古代地名,位于今浙江桐庐县附近。
野梅:野生的梅花。
压疏篱:繁密的梅花几乎覆盖了稀疏的篱笆。
都下:京都,这里指当时的首都。
筠篮:竹篮,用竹子编成的篮子。
三百青钱:古代货币单位,三百文铜钱。
买一枝:购买一枝梅花。
- 翻译
- 官道从桐江往西又往西,野梅开满枝头压低了稀疏的篱笆。
昨天我来到京都,竹篮底部还留有筠篮的痕迹,用三百文铜钱买了一枝梅花。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闲适之景的诗,通过对官路、桐江及野梅的生动刻画,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亲人的牵挂和关切。
“官路桐江西复西”,诗人开篇便设定了一幅悠闲自得的画面,官道旁桐树依江而立,春风中桐花飘香,景色宜人。接着,“野梅千树压疏篱”则描绘出一片野趣,梅花盛开,如同轻柔的绿幕覆盖着田野。
诗人的情感在“昨来都下筠篮底”一句中逐渐流露,此处透露出诗人近日有采摘梅花之举,“筠篮”是古时用以盛放果实或花卉的竹编容器,表明诗人对这些自然物的珍视与喜爱。
“三百青钱买一枝”则显现出诗人对于这份美好不惜重金,愿意为之付出相对不菲的代价。这里的数字“三百”,既可理解为具体数额,也隐含着一种程度上的夸张,强调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的行为选择,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份家国之思,表达了对远方亲人不快西归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临平谒申包胥庙
聘节当时过,祠宫奕世传。
应从沼吴日,重溯哭秦年。
事拟巫臣后,功居范蠡前。
远交真上策,秘计失遗编。
报复亦何定,仇雠竟忽焉。
先王吐积愤,肤使壮归旃。
望里皋亭树,空中宝鼎烟。
隔江越绝近,千里郢都悬。
骠骑疑封爵,盐官接庙堧。
兴亡已百幻,恩怨合平捐。
若遇乘潮客,休题鞭墓愆。
我来初夏节,新麦荐神弦。
秋日之浮石周氏访立之韫公殷靖诸先生遗文多散佚者其残断萹帙后人又閟之不肯画出即赋乂律四首晓之·其四
一棹匆匆出郭来,尚馀残菊傍篱开。
满湖秋色排三径,十里西风动八哀。
洛社耆英多聚散,浦江人物几兴衰。
隔邻歌吹喧清梦,我独长吟酹玉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