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待贾(dài jiǎ)的意思:指等待朝廷任命或等待上级批准。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瑚琏(hú liǎn)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
苦窳(kǔ yǔ)的意思:指生活贫困、困苦。
器重(qì zhòng)的意思:重视、看重。
轻信(qīng xìn)的意思:过于轻易相信他人,缺乏谨慎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市日(shì rì)的意思:指市场上的日子,比喻繁忙、拥挤的场面。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十千(shí qiān)的意思:指很多,数量众多。也可用来形容程度极高。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东西两家的不同境遇,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材轻信易售,器重良自怜”。东家所拥有的资源(陶苦窳)虽易得,但价值不高,故而易于出售;而西家拥有珍贵的资源(琢瑚琏),却因等待合适的时机而未能及时变现。诗人以此反映了社会上对于人才或资源价值的认知差异,以及在机会与等待之间做出选择的困境。
诗中蕴含的哲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容易获得的事物过于乐观,而对于需要时间积累和等待的事物则可能过于悲观。这种现象在古今社会中普遍存在,体现了对个人能力与社会机遇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诗人在最后两句“世事每如此,古今无不然”中,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永恒性的感慨,强调了这一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并且暗示了它不受时代和地域限制的特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