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海上韩杲》
《寄海上韩杲》全文
明 / 郑文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纸相思托便鳞,客乡人寄故乡人。

看花深忆山中乐,只恐归迟不见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ǎishànghángǎo
míng / zhèngwénkāng

xíngjìnqīngdàoshuǐhǎoshānhuánràorénjiā

liáoliáoquǎncháiménwàizhīqiáodōngshùhuā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客乡(kè xiāng)的意思:指在他乡、异地。

托便(tuō biàn)的意思:指借别人的手段、力量或者借助别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一纸(yī zhǐ)的意思:指一张纸,用来形容事物的轻微或短暂。

鉴赏

这首诗《寄海上韩杲》由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一纸相思托便鳞”,以“一纸”开篇,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诗人通过书信寄托思念之情的场景。这里的“便鳞”借用了鱼传尺素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书信如同鱼儿般承载着思念,穿越遥远的距离,传递到远方友人手中。这一句不仅点明了通信的方式,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收到书信时的期待与希望。

次句“客乡人寄故乡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身处异乡,却将思念之情寄予同样在外地的友人,这种情感的双向流动,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与友人紧密相连,共同分享着彼此的孤独与思念。

第三句“看花深忆山中乐”,诗人通过观察眼前的花朵,回忆起故乡山中的欢乐时光。这里运用了视觉与情感的双重联想,花朵不仅是眼前的景物,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美好记忆的触发点。通过“深忆”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之深,以及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深情追忆。

最后一句“只恐归迟不见春”,表达了诗人担心时间的流逝会错过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隐含了对友人归期的担忧。这句话既是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是对友情和相聚的渴望。诗人担心如果归期太晚,春天就会过去,美好的时光不再,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也是对友情的珍惜与期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郑文康
朝代:明   字:时乂   号:介庵   籍贯:苏州府昆山   生辰:1413—1465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猜你喜欢

颂古三十一首·其八

世路风波不见君,愁肠暗写共谁论。

迅雷才震清飙起,白日一天星斗分。

(0)

偈三首·其二

今朝腊月九,穷汉外边走。

虽然不还家,却是他好手。

陋巷不骑金色马,回途却著破襕衫。

(0)

偈二十七首·其八

正炊折脚铛安隐,无奈公文抵死催。

硬把死蛇头不得,随时之义大矣哉。

(0)

颂古四十五首·其二

是定出得不得,关捩初无多子。

文殊神通太过,罔明轻轻弹指。

(0)

偈颂三十六首·其二十三

鼓声咬破七条,只著偏衫去也。

老鼠满地走,拖取猫儿来。

(0)

偈颂三十六首·其十四

木女穿针山色秀,石人牵线海云生。

高茅座主赤双脚,直向毗卢顶上行。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