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二十三侄岯还衢赴举》
《送二十三侄岯还衢赴举》全文
宋 / 赵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行美文精即擅场不论京国江乡

乡人若问吾归计,已叩天阍九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论(bù lùn)的意思:无论、不管

归计(guī jì)的意思:指归结分析、总结归纳。

江乡(jiāng xiāng)的意思:指江河畔的乡村,形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乡间地方。

京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国都,也可用于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的人。

九章(jiǔ zhāng)的意思:指一部有九章的书籍,也用来形容事物内容丰富、全面。

擅场(shàn chǎng)的意思:擅场是指在某个领域或场合中非常擅长,能够熟练地应对各种情况。

天阍(tiān hūn)的意思:指在天空中守卫的神明,比喻能够阻止、抵挡或保护某种力量。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送二十三侄岯还衢赴举》。诗中表达了对侄子远赴他乡参加科举考试的深情祝福与勉励。

首句“行美文精即擅场”,赞美侄子的文章才华出众,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在江南,都能独领风骚。这句诗肯定了侄子的文学才能,并预示他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表现。

次句“不论京国与江乡”,进一步强调侄子的才华不受地域限制,无论是在繁华的京城还是宁静的江南,都能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成就。这体现了对侄子才华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自信。

后两句“乡人若问吾归计,已叩天阍第九章”,则表达了诗人对侄子的期望与祝福。当乡亲们询问诗人关于侄子归来的计划时,诗人已经为侄子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做好了准备。这里,“天阍”通常指朝廷或官府,第九章可能暗示着侄子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较高的名次。这两句诗既是对侄子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侄子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赞美侄子的才华、表达对其未来的期待与祝福,展现了深厚的亲情与对侄子学业成功的殷切希望。

作者介绍

赵抃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八赠杨正郎仪升霸州兵备副使

劝君且去。霸州岂是君居处。可惜文儒。

却使提兵盗贼区。人情风雨。不合当年曾荐汝。

闻说辞官。休负平生一寸丹。

(0)

红窗迥.入花丛抓鬓

撇小鬟,花径里。怕翠泥潮透,照顾凤头小履。

却被花姨调戏。放花梢相抵。鬟拨难安,飞蓬不理。

蝉翼轻施,却向花姨微詈。道自来、整冠避李。

怎援侬一例。

(0)

醉太平.护花灯

花明月暗。灯微风缓。怕来朝绣幕深馆。

失春风一半。流残绛蜡垂银蒜。须自把、铜虹换。

荑手剔来金蕊焕。污兰煤须盥。

(0)

忆帝京.丁未上巳

兰亭梓泽曾经处。消受画船箫鼓。

水次接流觞,石畔看娇舞。

走马杏花堤,烂醉辛夷坞。且莫道、酒龙诗虎。

只一枕、春酲停午。

浮白何时,踏青无伴,萧萧竹径销风雨。

红萼为谁妍,翠禽相对语。

(0)

蕙兰芳引.咏宋团扇画松石,和文友韵

团扇流连,镂满月影娥池小。

费尺素裁来,襟袖好风偏杳。

皴石枯松,研罨画、上林承诏。

想胭脂脱尽,宜对昭阳人悄。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写生空表。只禁本生绡。

淡墨寒烟围绕。莫教持比,黄荃花鸟。

想袖来、频向荷凉轻舀。

(0)

锁窗寒.闻子规用周美成寒食韵

幔卷红楼,兰缸写影,玉蟾窥户,枝头一派,送到落花风雨。

对青山、泪珠暗抛。断魂说向天涯语。

为个人憔悴,丝丝蓬鬓,十年军旅。春暮。牵衣处。

有柳外鹂双,桑间马五。湖光潋滟,供奉莺俦鸳侣。

忆故园、寒食清明,紫骝碧草依旧否。

怕人归、满眼斜阳,画角围芳俎。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