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昼(dāng zhòu)的意思:指夜间亮如白昼,形容光线明亮到极点。
地衣(dì yī)的意思:指长在土地上的草木,比喻依附在某个地方,得不到自由。
过云(guò yún)的意思:过去的云彩,比喻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枯树(kū shù)的意思:指树木干枯、失去生机的状态,用来形容事物没有希望、没有活力或已经衰败。
盘桓(pán huán)的意思:形容人在某个地方停留、逗留不去。
人影(rén yǐng)的意思:人的身影或形象
山栖(shān qī)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在山中栖息。
天镜(tiān jì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明亮物体,比喻能够照亮人们心灵的智慧或榜样。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霄汉(xiāo hà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非常高远的地方。
阴中(yīn zhōng)的意思:指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或诡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园居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首句“古木参霄汉”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树木之高大,仿佛直插云霄,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迢迢纳远风”则通过风的流动,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辽阔与宁静。
“地衣当昼湿,天镜过云空”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地衣在白天湿润,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天镜过云空”,则将天空比作镜子,云层的移动如同在镜面上划过,既表现了天空的广阔无垠,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幽借山栖并,吟非枯树同”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与山林共栖,与自然和谐相处,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吟诵。这里的“吟非枯树同”,强调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深邃,与外界的物质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盘桓未能去,人影绿阴中”描绘了诗人流连忘返的情景,即使是在绿荫下的人影,也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与满足感。整首诗通过对园居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思与美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