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裴公亭》由金代诗人郦权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观与文人雅趣相融合的画面。
首句“十里莲塘际碧山”,以“十里”形容莲塘之广袤,以“碧山”衬托出环境的清幽与静谧,展现出一幅广阔而宁静的画卷。莲塘与碧山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裴公亭所在之地的隐逸与高洁。
次句“入潭无数竹根泉”,进一步描绘了裴公亭周围的自然景观。竹根泉,既指泉水从竹根中流出,又暗含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句诗通过“入潭无数”强调了泉水的丰富与清澈,同时也为裴公亭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后两句“诗狂欲洒亭间壁,却愧文公与乐天”,则转入对裴公亭人文气息的描绘。诗人想象自己在裴公亭内挥毫泼墨,激情四溢,仿佛要将心中的情感倾泻于亭间的墙壁之上。然而,他随即意识到,自己的才情与唐代大诗人韩愈(文公)和白居易(乐天)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感到惭愧。这一转折,不仅体现了诗人谦逊的品质,也巧妙地将裴公亭的历史文化背景融入其中,赋予了裴公亭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整体而言,《裴公亭》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裴公亭独特魅力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己艺术追求的谦逊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高嘉定生日泰叔
记年时、三星明处。尊前携手相语。
家山幸有瓜和芋。何苦投身官府。
谁知道,尚随逐风华,为蜀分南土。依前廉取。
便卷却旌麾,提将绣斧。天口笑应许。逢初度。
从头要为君数。怕君惊落前箸。
天东扶木三千丈,不照关河烟雨。谁砥柱。
想造物生才,肯恁无分付。九州风露。
待公等归来,为清天步。容我赋归去。
江城子.刘左史光祖别席和韵
一襟满贮梓城春。笑声频。笔挥银。
自有江山,长是管将迎。
不似如今归去客,云外步,水边身。
萧然今代杰魁人。混光尘。越精神。
不把浮云,轩冕拂天真。
化洽堂边应创见,人物旧,榜颜新。
水调歌头.妇生朝李倅□同其女载酒为寿用韵谢之
曾向君王说,臣愿守嘉州。
风流别乘初届,元在越王楼。
湖上龟鱼何事,桥上雁犀谁使,争挽海山舟。
便遣旧姻娅,解后作斯游。晚风清,初暑涨,暮云收。
公堂高会,恍疑仙女下罗浮。
好是中郎有女,况是史君有妇,同对藕花洲。
拟把鹤山月,换却鉴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