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闻鬼哭,落日见乌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川原(chuān yuán)的意思:指河流的原始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本、源头。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归葬(guī zàng)的意思:指将死者的遗体送回故乡安葬,也比喻回归本位或回到原来的地方。
惊魂(jīng hún)的意思:形容非常恐惧或受到极大惊吓。
楼头(lóu tóu)的意思:楼头指的是位于楼房顶部的部分,也可以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前沿的地方。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日见(rì jiàn)的意思:每天都见到,经常见到
上坟(shàng fén)的意思:指人活着时,就像在为自己准备葬礼一样,形容非常谨慎小心。
作客(zuò kè)的意思:在他人家中作客,暂时寄居。
- 鉴赏
这首清代杨岘的《寓斋外野冢》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哀痛。首句“贫余归葬少”表达了战乱时期人们生活困苦,死亡人数众多,连基本的安葬都显得尤为稀少。次句“乱后上坟稀”进一步强调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亲人的墓地也变得冷清。
“烽火惊魂窜”写出了战乱中人们的恐惧与逃亡,连魂魄也被战争惊扰。“川原战血肥”则以夸张的手法,暗示战场的残酷,土地因战争而染满鲜血,显得荒芜。
“暮云闻鬼哭,落日见乌飞”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凄凉氛围,傍晚的乌鸦飞翔与远处的鬼哭声交织,渲染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最后两句“作客楼头者,频番泪湿衣”,诗人以自身作为异乡客的身份,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战乱带来的无尽哀伤,泪水一次次打湿衣襟,情感深沉悲凉。
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战乱年代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