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恒意不忘,入家觅男女。
养大长成人,角睛难共语。
长成(cháng chéng)的意思:指人长大成人或事物逐渐发展成熟。
大长(dà zhǎng)的意思:指事物的规模、程度超出寻常,非常大或非常长。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好饮(hǎo yǐn)的意思:指美味可口的饮品或酒水。
后事(hòu shì)的意思:指人死后的事情,也可泛指事情结束后的处理。
将来(jiāng lái)的意思:指的是未来的时间或事物。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男女(nán nǚ)的意思:男性和女性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五逆(wǔ nì)的意思:指违背社会公德、道德规范的行为。
饮食(yǐn shí)的意思:指吃喝男女,即男女都需要吃饭喝水,是生活的基本需求。
可怜许(kě lián xǔ)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状况非常可怜,令人心生怜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诗并序》中的第三十五首。王梵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世间众生的种种相状,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描述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情,充满了慈爱与关怀。父母总是希望给予子女最好的照顾和教育,哪怕是一点点的美食,也会小心翼翼地包好,生怕孩子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这种无私的爱,贯穿于子女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直至他们长大成人。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容易理解或交流。这反映了人生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的微妙变化。
最后两句“五逆前后事,我死即到汝”,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因果报应的思考。这里的“五逆”指的是佛教中对恶行的分类,意味着无论前生后世,善恶终有报应。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行善积德,因为每个人最终都要面对自己行为的后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探讨了亲情、成长、因果等深刻的人生主题,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体现了王梵志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