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村居(cūn jū)的意思:指农村的居民和生活环境。
节气(jié qi)的意思:指中国传统农历中划分的二十四个时间节点,用以指导农事活动和人们的生活。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山足(shān zú)的意思:指山势高耸,山峰接连不断的样子。
山阁(shān gé)的意思:山阁是指位于山中的楼阁,也用来比喻高耸的建筑物或高楼大厦。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枕水(zhěn shuǐ)的意思:指睡觉时把头枕在水上,形容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
知已(zhī yǐ)的意思:知己是指互相了解、彼此信任的朋友。
仲春(zhòng chūn)的意思:仲春是指农历二月,也可泛指春季的中旬。在这个时候,春天已经到来,万物复苏,气候温暖,大地开始回春。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坐来(zuò lái)的意思:坐着等待,指等待时间的过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吕时臣以“积雨”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季中乡村的独特风貌和内心感受。
首联“竹里柴门枕水滨,野云能就主人贫。”开篇即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氛围。竹林中的简陋柴门,紧挨着潺潺流水,野云似乎也愿意陪伴这贫寒的主人,共同守候这份宁静与自然。这里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幽,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内心的淡泊。
颔联“雨声不绝过三月,节气无端闰仲春。”进一步渲染了雨季的持续与季节的变化。连续不断的雨声贯穿整个三月,而节气的特殊现象——闰仲春,更是增添了几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预知性。这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平淡与不变。
颈联“山阁坐来时得鸟,溪桥行尽不逢人。”转而描写静谧的山间小阁与蜿蜒的溪桥。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偶尔能与飞鸟相遇,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而行走于溪桥之上,却鲜少遇到他人,仿佛世界在此刻变得格外空灵与纯净。这一联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尾联“村居莫道无知己,屋外青山足四邻。”则以哲理性的思考收束全诗。诗人认为,即使在看似平凡的乡村生活中,也能找到知己与心灵的慰藉。屋外的青山不仅是自然美景,更是心灵的寄托与精神的归宿。这一联揭示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真正的知己并非外界所求,而是内心深处的自我发现与认同。
综上所述,这首《积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活之静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与自我反思的过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暗香.和张笔芳梅花词
四山寒色,正小园雪后,悠然闻笛。
细蕾乍匀,休认珠胎误轻摘。
略见横枝映水,渐催动、吟香诗笔。
待画取、尘外幽芳,春思散瑶席。仙国,正寥寂。
想庾岭夜长,月华重积。
梦回自泣,一堕红尘渺难忆。
闲向妆台对影,应伴我、湘兰凝碧。
问素女琼佩响,几人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