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奢华与精致并存的画面。"越罗蜀锦金粟尺"一句中,“越罗”和“蜀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织品,以其细腻、华美著称;“金粟尺”则以黄金和细小的粟粒为装饰,进一步强调了材质的珍贵与工艺的精湛。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服饰的主体部分,展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追求。
接下来的“宝殿香娥翡翠裙”一句,将场景从华丽的服饰转向了穿着者的形象。“宝殿”暗示了高雅的宫殿环境,“香娥”则指代了香气袭人的女子,这里的“香”不仅指身体的香气,也暗含了女子的气质与魅力。而“翡翠裙”则是以珍贵的翡翠为面料,色彩鲜艳,质地温润,与前句的“金粟尺”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展示了服饰的奢华与精美,还隐含了对穿着者身份、地位以及审美情趣的赞美,是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歌风台
黔首厌秦暴,龙德奋炎刘。
英雄乘天诛,拔剑起相仇。
天风隳陵谷,飞云扬九州。
天下事既定,怀土未遑休。
置酒宴高台,中厨进庶羞。
悲歌落林木,父老皆涕流。
功臣日菹醢,壮士从何求。
至今丰沛间,长顾使人愁。
故乡帝所爱,零落遗旧丘。
大运各有终,圣贤谁能留。
焉知万岁后,魂魄复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