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平城歌(其一)》,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诗人描绘了汉使与胡马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双方命运的影响。
“汉使来,胡马死。” 开篇即以“来”与“死”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汉使的到来对胡马乃至整个局势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汉使归,死马起。” 这一句则在前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表明当汉使离开时,原本因汉使到来而死亡的胡马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这种奇特的情节设置,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寓意着汉使的行动对胡马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的平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何致致汉天子。”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让汉天子感受到生命之珍贵的思考。这句话不仅是对前文情节的总结,也是对当时复杂国际关系的一种隐喻,暗示了通过某种方式,即使微小如一匹马的生命,也能触动权力中心人物的心弦,引发深刻的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以及个体行为对大局可能产生的意想不到的影响。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手法,诗人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传达了深邃的思想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桐花散翁挽诗
瀫水之西,巍然一峰。是曰道坚,翔舞而东。
林峦蓊蔚,丘壑浑融。雍雍聚落,惟金之宗。
五世积累,钟此散翁。散翁颀颀,生有异质。
学敏而博,心广而实。乃孝乃睦,乃大其识。
教子一经,维宽而栗。教人尽己,维久无斁。
选举法坏,取士以文。决于一夫,升沈遂分。
良才美德,所甘隐沦。负我求我,负人非人。
两语垂训,风俗反淳。我之识翁,因翁二子。
典刑是亲,翼翼亹亹。曾不几见,翁遽不起。
我来哭翁,亦已晚矣。匍匐之义,真可愧死。
我既哭翁,亦相佳城。千嶂矗矗,万壑沄沄。
一丘永閟,昭明上征。万壑沄沄,千嶂矗矗。
子子孙孙,载昌载毓。
《桐花散翁挽诗》【宋·王柏】瀫水之西,巍然一峰。是曰道坚,翔舞而东。林峦蓊蔚,丘壑浑融。雍雍聚落,惟金之宗。五世积累,钟此散翁。散翁颀颀,生有异质。学敏而博,心广而实。乃孝乃睦,乃大其识。教子一经,维宽而栗。教人尽己,维久无斁。选举法坏,取士以文。决于一夫,升沈遂分。良才美德,所甘隐沦。负我求我,负人非人。两语垂训,风俗反淳。我之识翁,因翁二子。典刑是亲,翼翼亹亹。曾不几见,翁遽不起。我来哭翁,亦已晚矣。匍匐之义,真可愧死。我既哭翁,亦相佳城。千嶂矗矗,万壑沄沄。一丘永閟,昭明上征。万壑沄沄,千嶂矗矗。子子孙孙,载昌载毓。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4867c6973f25f088.html
和立斋番君吟
日月星辰天之精,山川草木地之文。
本乎天者既圆象,下者何不皆方形。
此疑千古不能决,读尽六经无异说。
依稀子夏微有言,譬诸草木区以别。
草木之中操孰坚,佥曰此君耐岁寒。
虚心直节表真劲,穷冬大雪青琅玕。
平生正坐一圆累,未堪全德君子比。
内圆犹是智之馀,外圆无乃德之耻。
我闻楚东有云仍,生来气骨清棱棱。
觚哉觚哉出乎类,长大益觉廉隅分。
自从大学悟絜矩,四面正直各得所。
独秉重坤六二爻,斯可以为民父母。
厥初受命莫不然,世衰俗弊失其传。
商周之际斯为盛,孤竹二子何曾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