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虫日得日失,鹏鴳风高风低。
《扇子诗·其十二》全文
- 注释
- 鸡虫:比喻地位低微的人或事物。
日得日失:每日的得失。
鹏鴳:大鹏和小鸟,象征大小、高低。
风高风低:比喻环境的好坏。
天道:自然法则。
阴骘:善行或积德。
人心:人的内心。
自欺:欺骗自己。
- 翻译
- 每天都有小人物的得失,大鸟小鸟在风中起落
自然法则看重善行,人的心怎能欺骗自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扇子诗·其十二》。从鉴赏角度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人世间变化无常和人心难以自知的感慨。
"鸡虫日得日失,鹏鴳风高风低" 这两句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天气的多变,也隐含着时光易逝、机遇难把握的哲理。鸡虫指昆虫类,鹏鴳则是大鸟,这些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用以象征世事无常。
"天道先看阴骘,人心何忍自欺" 这两句则转向深刻地探讨宇宙法则与人类本性。诗人认为自然规律是公正的,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改变;而人的内心却往往难以诚实面对自己,这种自我欺骗令人痛心。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天道与人心,抒发了诗人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漱玉亭观瀑布
晚登漱玉亭,朗诵坡公诗。
峡破不复合,龙飞不复归。
但觉风雨沈沈四山暝,半空洒落千珠玑。
石色际天青,遍刻前人辞。
后题压前题,好名转被通人嗤。
不如煮瀑布、拾松枝,可以润渴吻、涤馋颐。
不则佳酿贮以双鸱夷,看山时复一中之。
醉眠石上世事吾弗知,浮沫淅淅溅我霜华髭。
木渎赠叶鞠裳侍讲时新从甘肃督学回里
陇阪持衡不惮劳,居然息影返江皋。
移家我羡通明决,避世谁如用里高。
稻蟹初登逢旧雨,莼鲈有味薄东曹。
故人相见应惊讶,一样霜华压鬓毛。
灵岩山下具区边,水色山光几席连。
难得卜居逢胜地,即今小住亦良缘。
虚名料理传身后,佳日从容慰目前。
沧海横流无计挽,不如负耒且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