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真 西 山 再 镇 温 陵 宋 /刘 克 庄 父 老 香 花 夹 路 催 ,朱 幡 那 忍 更 徘 徊 。弓 张 至 此 尤 宜 弛 ,珠 去 安 知 不 复 回 。海 上 有 艘 堪 致 粟 ,洛 中 无 篚 胜 生 财 。泉 人 毕 竟 修 何 福 ,消 得 西 山 两 度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复回(fù huí)的意思:重新回到过去的状态或位置。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夹路(jiā lù)的意思:指两边都有人或事物夹击,使人无处可躲的局面。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生财(shēng cái)的意思:指通过某种手段或方法赚取财富,获得财富的能力。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香花(xiāng huā)的意思:指美好而令人愉悦的事物或人物。
消得(xiāo de)的意思:指消除、解决问题或难题。
至此(zhì cǐ)的意思:指到达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表示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朱幡(zhū fān)的意思:指官吏的红旗,也泛指权力、地位等显赫的标志。
- 翻译
- 父老乡亲们沿途献上香花,催促着我们前行,红色旗帜怎能再犹豫不前。
箭已拉满,此刻应该放松,珠子一旦失去,怎能预料它不会回来。
海上有船只可以运载粮食,洛阳的竹篮虽好,却不如生活本身能带来财富。
泉州的人们究竟积了什么德,才能两次来到这西山脚下。
- 注释
- 父老:乡亲长辈。
香花:供奉的花朵表示敬意。
催:催促。
朱幡:红色旗帜。
弓张:比喻紧张的气氛或准备。
弛:放松。
珠去:比喻失去珍贵的东西。
回:返回。
海上:指远方。
艘:船只。
致粟:运送粮食。
洛中:洛阳。
篚:竹篮。
胜生财:比不上生活本身能带来财富。
泉人:泉州人。
修:积累。
福:福气。
消得:值得。
西山:具体地点,可能象征某种目标。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告别家乡,前往西山温陵之地的场景。"父老香花夹路催"表达了亲朋好友在花香弥漫的道路两旁送行的情景,他们的笑容和香花似乎都在催促着行者速去。"朱幡那忍更徘徊"则是说连红色的军旗下也难以停留,表明了离别之情意。
接下来,"弓张至此尤宜弛"意味着到了这里,紧张的状态应该放松,可能暗示着告别家乡的心情变化。而"珠去安知不复回"则是比喻时间一去不返,珍贵如珠的时光流逝,不可追回。
下片"海上有艘堪致粟"表达了希望通过辛勤劳作能够积累财富,而"洛中无篚胜生财"则是说在洛阳城中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获得成功和财富。最后,"泉人毕竟修何福,消得西山两度来"似乎是在反思个人所追求的幸福以及不停地往返于西山之行是否值得。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时光流逝与个人的追求和劳作之间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葛道中遇周原仲
羸马冲寒骄不驶,积雪残冰杂泥滓。
长葛县中日落时,举头忽见周夫子。
下马相看两惊怪,各喜南归此身在。
僧房夜语久不眠,更摩枵腹偿诗债。
子行四方尚谋食,我亦年来倦行役。
枥下骅骝世得知,海底珊瑚人未识。
长安公卿富贵客,谁能日在子思侧。
洛阳年少未宜轻,看子重陈治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