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践荦确翻,惯扪松鳞老。
古塔未易登,仟诗读难了。
挟胜兴益浓,辞幽心尚杳。
到麓瞻所历,不辨但窈窕。
百灵(bǎi l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清脆,像百鸟齐鸣一样。
层霄(céng xiāo)的意思:形容层次高,气势磅礴。
耳聋(ěr lóng)的意思:形容人听力变得非常差,或者指人不听劝告,固执己见。
高鸟(gāo niǎo)的意思:指地位高、能力强的人。
虎豹(hǔ bà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和豹,用来形容人勇猛、凶猛的气概和作风。
诘屈(jí qū)的意思:指责别人的狡辩和无理争辩。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荦确(luò què)的意思:形容事物明确、确实无疑。
目眩(mù xuàn)的意思:目眩指眼前一亮,眼睛发生眩晕的感觉。也用来形容事物光彩照人,令人眼花缭乱。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心尚(xīn shàng)的意思:指人们追求的心理状态或价值观念。
窈窕(yǎo tiǎo)的意思: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婀娜多姿。
幽心(yōu xīn)的意思:内心深处的忧虑或痛苦
纡回(yū huí)的意思:形容曲折回旋,弯曲盘绕。
这首清代诗人于祉燕的《游道士谷(其二)》描绘了一幅山川秀美的画面。首句“西岭出层霄”展现了西岭山势高峻,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东峰拂高鸟”则描绘了东方山峰轻柔地掠过飞翔的鸟儿,富有动态美。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纡回千径通,诘屈百灵绕”描述了山谷中蜿蜒曲折的小路和环绕的自然精灵,给人以神秘而幽深之感。
诗人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山石树木,如“石疑虎豹蹲,树俨龙蛇掉”,形象生动,令人仿佛置身其中。行走艰难的部分,“畏践荦确翻,惯扪松鳞老”写出山路崎岖,松树苍老,增添了探险的趣味和挑战。
登塔部分,“古塔未易登,仟诗读难了”表达了攀登古塔的不易,以及对诗文深沉内涵的探索。在登塔过程中,“耳聋觅前呼,目眩俯下杪”描绘了视觉与听觉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游历的艰辛与乐趣。
最后两句“挟胜兴益浓,辞幽心尚杳”表达了诗人沉浸在美景中的浓厚兴致,以及对山谷深处景色的向往。然而,当到达山脚回顾所经之路,“不辨但窈窕”,只能用“窈窕”二字形容,流露出一种朦胧而迷人的美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士谷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游记诗。
绣管、共香红暗凋,瘗花慵草。游丝自袅。
东风渐、意都阑了。无聊甚、向桃李新栽、成蹊道。
看画里人家,一曲清江抱。似仙源,世间少。
金粉词场,赚尽才人,旗亭今更杳。
梦水正暮色,蘸柔绿,初眉小。送过客、溪山好。
载笙歌,如天飞远棹。漫静日闲门,不管流红到。
浣纱贫里老。
门迎众绿,还放石榴红。人如醉,娇欲睡,起先慵。
静帘栊。
愁绪天涯绕,共莺燕,随蜂蝶,曾几度,额黄染,脸脂融。
剩得轻阴,阁外深深护,雨湿烟浓。
望江南江北,绮思去无踪。似水韶华,太匆匆。
记嬉游处,春如海,花飞径,乍相逢。
佳约误,钿车过,更谁从。影朦胧。
旧日庭前月,似团扇,又熏风。
秋未到,欢长好,意惺忪。
纤手瑶琴自抚,仙裾戛、玉佩丁冬。
任鸳鸯六六,水宿梦相通,碧涨悠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