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期(ān qī)的意思:安排时间;规定时间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乘蹻(chéng jué)的意思:乘蹻指趁对方不备或弱势时加以攻击或占便宜。
岱宗(dài zōng)的意思:岱宗是指岱山和宗正山,也指东岳泰山。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志向高远,追求卓越。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登封(dēng fēng)的意思:指封建时代官员到达任职地点后,上报到朝廷,表示正式就任。
扼腕(è wàn)的意思:极其懊悔,非常遗憾的意思。
宫阙(gōng què)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也用来形容非常庞大的建筑物。
海流(hǎi liú)的意思:指大海中的水流,比喻事物的发展趋势或潮流。
麟凤(lín fèng)的意思:麟凤是指传说中的神兽“麟”和“凤”,用来形容极为美好、稀有的事物或人才。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阙如(quē rú)的意思:缺少,没有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日精(rì jīng)的意思:指人勤奋努力,精力充沛。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三神(sān shén)的意思:指三位神明,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具有非凡的智慧、能力和才华。
射牛(shè niú)的意思:指用不恰当的方法或手段去解决问题,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神山(shén shān)的意思:指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给人以庄严威严之感。
升中(shēng zhōng)的意思:指升职或晋级到中级职位。
十家(shí jiā)的意思:指众多势力、派别、团体等并存的局面或现象。
肆觐(sì jìn)的意思:四处巡视,察看情况。
宿留(sù liú)的意思:指在某地逗留或停留一段时间,不急于离去。
肃然(sù rán)的意思:形容肃穆恭敬的样子
泰山(tài shān)的意思:指非常伟大、威严、稳固的事物或人物。
羡门(xiàn mén)的意思:羡慕别人的门第、家境、地位等。
燕齐(yàn qí)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相邻或接壤的情况。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羽人(y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翅膀的人,比喻有出众才能的人。
云浮(yún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漂浮不定或变化无常。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东诸侯(dōng zhū hóu)的意思:指在东方地区有一定势力和地位的诸侯。
三神山(sān shén shān)的意思:三神山是指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才华出众。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感遇六首(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泰山的壮丽景象,以及对古代帝王巡狩、封禅活动的追忆。开头两句“东登泰山上,下有沧海流”,以泰山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观,泰山之巅,仿佛能俯瞰到大海的波涛。接着,“晞发餐日精,一望麟凤洲”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想象自己在泰山之巅,沐浴着阳光,仿佛能品尝到日精之气,遥望到传说中的麟凤洲。
随后,诗人展开想象,描绘了三神山的缥缈景象,“渺渺三神山,宫阙如云浮”,三座神山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宫殿如同浮在云端,充满了神秘和浪漫色彩。接下来,“虞巡柴岱宗,肆觐东诸侯”提到了古代帝王的巡狩活动,他们不仅在泰山封禅,还远赴东海,展现了古代帝王的雄心壮志和对天下的掌控力。
“登封七十家,升中乃射牛”则讲述了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的情景,其中“射牛”是封禅仪式的一部分,象征着帝王的权力和地位。最后,“燕齐扼腕谈,入海多宿留”描述了燕齐之地的人们对于帝王巡狩活动的热烈讨论和长时间停留,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帝王的敬畏之情。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这些神话般的历史人物已经不再存在,“安期不可遇,羡门不可求”,表达了对古代英雄无法再遇的感慨。尽管如此,诗人仍然保持着对仙界的向往,“肃然与石闾,日月今千秋”,即使不能成为神仙,但心灵上依然与石闾相通,感受着时间的流转。
最后,“吾将仍羽人,乘蹻于丹丘”,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成为羽人,乘坐飞鞋前往丹丘的愿望,追求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