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复归(fù guī)的意思: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恢复原状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畸人(jī rén)的意思:指外貌、体态或行为异常的人,也用来形容与众不同、与常人不同的人。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岂徒(qǐ tú)的意思:不仅仅是
散材(sàn cái)的意思:指散乱的材料或物品,也比喻零散的人才或零碎的知识。
涉世(shè shì)的意思:指经历世事,有社会经验。
无猜(wú cāi)的意思:没有怀疑,没有猜疑。
携手(xié shǒu)的意思:手拉手,一同前行,合作共同达到目标。
心空(xīn kōng)的意思:指心灵空虚、缺乏思想内容或精神寄托。
- 注释
- 畸人:指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人。
散材: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
仇池:地名,苏轼曾寓居之地。
罗浮:地名,指广东罗浮山,象征隐逸之地。
践蛇:比喻面对困难或恶势力。
茹蛊:吃毒虫,比喻经历磨难。
葛与陶:指葛洪和陶渊明,两位古代隐士。
归哉复归哉:反复强调回归的愿望。
- 翻译
- 苏东坡相信自己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世间的事物对他来说都如同散落的材料。
他心中怀有回归仇池的愿望,罗浮山的美景并非无缘故地降临。
他不惧邪恶,如踩蛇吃蛊,内心坦荡无猜疑。
他想要与葛洪、陶渊明那样的人携手,再次回归自然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东坡信畸人,涉世真散材"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信任以及自己在世事中的从容态度。"仇池有归路,罗浮岂徒来"则是说返回自然的路径是有的,而如同罗浮山一般的虚幻之物是不需要去追求的。
"践蛇及茹蛊,心空了无猜"这两句通过践踏毒蛇和虫类来比喻诗人心胸坦荡,无所畏惧,也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最后两句"携手葛与陶,归哉复归哉"则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携手同行,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耕田二首·其二
淹留四十年,宵旦为人谋。
此道不可传,明珠徒暗投。
悟理贵力行,空闻岂真修。
市井多佳士,所识非王侯。
追呼马队中,君子之所羞。
营营竟何为,不肯归山丘。
所食不过饱,粗衣省多求。
日出荷锄去,日入濯清流。
百虑不干怀,自春乃徂秋。
精识与奇情,终古行当休。
峄阳产孤桐,爨下获其俦。
宿雾隐高林,百里闻虎吼。
孰是圣人徒,而为吾道忧。
杂诗七首·其三
阿姨行第三,嫁郎好驰驱。
驰驱事中原,结客皆市屠。
所许多侯嬴,夷门几捐躯。
易水去悠悠,空惭剑术疏。
茕茕未亡人,截耳守志孤。
张罗岂不密,其如南山乌。
自古臣致君,节妇死故夫。
柏舟汎共姜,危楼坠绿珠。
委身各有道,生死良不诬。
我悲犹同生,志异行俱殊。
百年曾几时,精识当何如。
天地会终极,四气相乘除。
白骨弃黄泥,寸心观有无。
不见川上波,逍遥雁与凫。
挽歌
重泉不可到,到者几人来。
昔年高会处,歌钟依旧催。
骅骝黄金勒,葡萄白玉杯。
昔人今尚在,千秋铜雀台。
台上昔人行,井干生青苔。
拂苔行今人,意气扬烟尘。
容仪光凝停,引手弹鸣琴。
游龙从风翔,轻云落素阴。
今日美少年,他年蝼蚁心。
秦王与汉武,高陵何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