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玄寺双矮桧》
《重玄寺双矮桧》全文
唐 / 皮日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扑地枝回是翠钿碧丝笼细不成烟。

应如天竺难陀寺,一对狻猊相枕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xuánshuāngǎiguì
táng / xiū

zhīhuíshìcuìdiànlóngchéngyān

yìngtiānzhúnántuóduìsuānxiāngzhěnmi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丝(bì sī)的意思:形容水草丰茂、绿色盎然的景象。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翠钿(cuì diàn)的意思:形容美玉或美玉制品。

狻猊(suān ní)的意思:指勇猛善战的神兽,比喻英勇无畏的人。

难陀(nán tuó)的意思:形容人的智慧、才能非常高超。

扑地(pū dì)的意思:形容非常恭敬地跪下或俯伏在地上。

丝笼(sī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轻柔、细致、温柔。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相枕(xiāng zhěn)的意思:共同枕着一个枕头,比喻夫妻恩爱、亲密无间。

一对(yī duì)的意思:指两个成对的人或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番幽静的寺院景象。"扑地枝回是翠钿"中的"扑地枝"形容树木低矮,枝叶铺散,触及地面,如同翠绿色的装饰。"碧丝笼细不成烟"则是描写微风轻拂之间,树梢间的空气中仿佛有着淡淡的绿意,但却连一缕薄雾都未能形成,可见其细腻与清新。

接下来的两句"应如天竺难陀寺,一对狻猊相枕眠",则是诗人借用了印度古迹天竺难陀寺中的狮子(狻猊)作为比喻,这些狮子安详地并排而卧,如同寺院中和谐的氛围。这里通过神圣之物——狮子的宁静睡姿,来映衬出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寺庙环境,是一处远离尘嚣、清净幽深的地方。

诗中的意象以其细腻与生动,构建了一幅精致而宁静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建筑环境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理想居所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平和安宁。

作者介绍
皮日休

皮日休
朝代:唐   字:袭美   生辰:867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猜你喜欢

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其六

微吟时拥鼻,潇洒晋人风。

客至添樽绿,官闲省印红。

易徂嗟岁月,迭盛叹华戎。

愿草浯溪颂,中兴旦暮功。

(0)

食鹅梨三首·其二

拂拂鹅黄初借色,涓涓蜜醴为输津。

泠然一涤心渊净,热恼无因著莫人。

(0)

送钱匏庵参政再镇两淮二十二韵

豪杰扶昌运,藩垣托近臣。

明威重授钺,专制独持钧。

幕府临淮甸,丘山奠楚民。

杂耕洪泽晓,列戍合淝春。

可但严中阃,应须守四邻。

青徐云拥塞,襄汉月连津。

破敌楼船壮,冲虚铁骑駪。

三军归节制,上相倚经纶。

超秩袍裁紫,安边印佩银。

玉龙盘节润,骢马凿蹄新。

慷慨踰天堑,从容静塞尘。

轻裘垂带缓,横槊赋诗频。

明审秦王猛,廉清汉祭遵。

戎兵终净洗,仓粟要相因。

弦诵兴多士,讴歌乐野人。

长才今尽用,屈志独难伸。

两楚从游地,三吴送别晨。

未能蝇附骥,常恐玉为珉。

自我逢时否,须公解世屯。

旁恩流草泽,包贡上枫宸。

复见车书混,仍还风俗淳。

功成当入觐,高阁画麒麟。

(0)

定风波.独登多景楼

花戟云幡拥上方。画帘风细度春香。

银色界前多远景。人静。铁城西面又斜阳。

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

故里无家归去懒。伤远。年华满眼多凄凉。

(0)

句·其二

平生不识巴南路,梦到孤云两角西。

(0)

避暑报恩观

万家九陌车尘中,丹甍碧瓦真人宫。

回廊小院略具体,清风爽气无能同。

殿檐密有杉松护,炎蒸纵酷来无从。

偶因谒客凌晨入,归径往往侵昏钟。

道人坐稳知乐否,我生半世犹飘蓬。

茅檐与此异寒暑,分毫不透东南风。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