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风(chǔ fēng)的意思:楚国的风俗和风格,也指楚国的文化和艺术。
斗草(dòu cǎo)的意思:斗草是一个形容词,意为勇敢、敢于冒险。
端阳(duān yáng)的意思:端阳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别称,也称为重阳节。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和祭祀祖先的节日。
飞凫(fēi fú)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迅速离开或飞行。
豪杰(háo jié)的意思:指具有勇敢、英勇、豪迈气概的人。
红裙(hóng qún)的意思:形容女子穿着华丽美丽的红裙,非常漂亮。
竞渡(jìng dù)的意思:指竞赛时双方争相奋力冲刺,比喻双方力量悬殊,势均力敌,争胜激烈。
浪花(làng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精神风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
俚妇(lǐ fù)的意思:指低俗、粗野的女人,用来形容女性的行为举止粗鄙不堪。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起浪(qǐ làng)的意思:引起骚动或引发争议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时豪(shí háo)的意思:指某个时代或某个场合中最出色、最优秀的人物。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忠魂(zhōng hún)的意思:指忠诚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作雪(zuò xuě)的意思:指以自己的行为或言语来模仿或效仿别人,特指效仿别人的坏事。
- 鉴赏
这首《端阳竞渡》描绘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明代诗人冯银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感悟。
首句“端阳竞渡楚风存”,开篇点题,以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活动,联想到古老的楚文化,暗示了这一习俗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接下来,“疾较飞凫夐出群”一句,通过将龙舟与水鸟进行对比,突出了龙舟竞渡的速度之快,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比赛的激烈与壮观。
“棹起浪花飞作雪,竿飏旗彩集如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比赛时的景象。划桨激起的浪花如同雪花般飞舞,旗帜在风中飘扬,色彩斑斓,仿佛聚集了云朵,营造了一种热烈而充满活力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体现了作者对端午节龙舟赛独特魅力的赞美。
“一时豪杰追卢肇,千载忠魂吊屈君”则将目光转向历史人物,提到卢肇和屈原,前者是唐代进士,后者则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这里既是对古代文人雅士的缅怀,也是对端午节纪念屈原这一传统意义的体现,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岸红裙笑俚妇,那知斗草独笼芸”两句,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了观众中的女性形象,她们或许在欢笑,或许在参与其他传统游戏,与龙舟赛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端午节期间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
整体而言,《端阳竞渡》不仅描绘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还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元素,以及对传统节日精神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时代感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莫万安要平题知津阁
势并江矶起,檐因佛屋高。
青罗一萦带,石黛四周遭。
谓我其留句,谁知老不豪。
暂来还亟去,岂亦病滔滔。
顷与公择读东坡雪后北台二诗叹其韵险无窘步尝约追和以见诗之难穷去岁适无雪春正月二十日乃雪因遂用前韵呈公择·其一
相思不是冬无雪,留待春风斗冷严。
病骨未忧衣乏絮,早餐宁叹食无盐。
梅添凿落元同色,竹拥参差半入檐。
坐守地炉应不厌,破窗平见北山尖。
次韵希登送行之什
频年颇觉困邅屯,勇意归寻寂寞滨。
去日屡移虽怕别,积霖成潦政迷津。
浮生聚散不终免,一语丁宁惟爱身。
来岁入关须早计,要期过我待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