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寄清溪道者》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夏 日 寄 清 溪 道 者 唐 /齐 己 老 病 不 能 求 药 饵 ,朝 昏 只 是 但 焚 烧 。不 知 谁 为 收 灰 骨 ,垒 石 栽 松 傍 寺 桥 。
- 注释
- 老病:年老且身患疾病。
药饵:药物,这里指治疗疾病的药物。
朝昏:早晚,指一整天的时间。
祗是:只是,仅仅。
焚烧:可能指宗教仪式中的焚烧香烛等,也隐含生命消逝之意。
不知:不知道,表示不确定。
谁为:谁会。
收灰骨:收集遗留的骨灰。
垒石:堆积石头。
栽松:种植松树。
寺桥:寺庙旁边的桥梁。
- 翻译
- 年老病重无法寻觅药物治疗,早晚只能在焚烧中度过。
不知谁能为我收集这灰烬和遗骨,堆砌石头栽上松树靠近寺庙旁的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多病的老人,无法再寻求药物治疗,只能在每个昏暗的清晨,通过焚烧东西来度过时光。诗中透露出一种无助与沧桑的情感,也隐含着对生命终结后身后事的思考——不知是谁会收集他的骨灰,将其安置于寺院附近,以石头和松树为伴。全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淡然面对生死的哲学。
通过这种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死亡时的孤独与无奈。在这里,老人焚烧物品的行为,不仅是身体上的无力,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哀伤。同时,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待老年人的态度,或许是忽视,或许是无法提供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诗中的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如寺院、石头、松树等,将老人孤独无援的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深远的哲思。这样的艺术处理,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更赋予了诗歌以深刻的人生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陪山泉登芝山和文正公旧韵
培塿视崔巍,眼高如许哉。
举头天在上,四面景皆来。
渐老成多病,看山又一回。
尽供诗世界,霁色为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