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乡(bǎi xiāng)的意思:指乡间的柏树林,比喻寂静、幽雅的乡村环境。
道长(dào cháng)的意思:指道德高尚、言行正直的人。
登龙(dēng lóng)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者取得重要成就。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旧隐(jiù yǐn)的意思:旧隐指的是旧日的隐士,形容过去的人或事物已经过时或不再适用。
兰桂(lán guì)的意思:兰花和桂花,比喻高雅的品质和人才出众。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叔度(shū dù)的意思:指叔伯之间的亲属关系。也用来形容亲戚之间的亲密关系。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汪波(wāng bō)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的样子。
遥仰(yáo yǎng)的意思:远远地仰视、崇敬。
移居(yí jū)的意思:迁移到新的居住地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友人黄寿翁的深情厚谊与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首联“旧隐曾邻上柏乡,高山遥仰在仙羊”以隐居之地的自然美景为背景,表达了对黄寿翁高洁品性的敬仰之情。“移居近向鹅潭住,隔水还同鸟道长”则通过描述黄寿翁新居环境的幽静与独特,进一步展现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颔联“千顷汪波今叔度,一庭兰桂昔元方”运用典故,将黄寿翁比作古代的贤士,叔度和元方,以此赞扬其深厚的学识与高尚的人格。颈联“他时得作登龙客,又引儿孙上玉堂”展望未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黄寿翁共享荣华,以及对其后辈能继承其优秀品质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高尚人格的颂扬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品德及家族传承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富春赠孙璐
天柱与天目,曾栖绝顶房。
青云求禄晚,白日坐家长。
井气通潮信,窗风引海凉。
平生诗称在,老达亦何妨。
送僧入天台
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
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
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
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
送友人下第归宛陵
天涯长恋亲,阙下独伤春。
拟住还求己,须归不为身。
临岐仍犯雪,挂席始离尘。
共泣东风别,同为沧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