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桥挂西岭,遥与中弇通。
诸峰一十二,献巧争为雄。
奋肩若饥猊,垂首如渴虹。
虽疲子猷接,未悲阮径穷。
垂首(chuí shǒ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惭愧或懊悔。
梵语(fàn yǔ)的意思:指印度的宗教语言梵文,也泛指印度的古代语言。
飞桥(fēi qiáo)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鲛宫(jiāo gōng)的意思:指海洋中的宫殿,比喻高贵华丽的住所或宏伟壮丽的建筑。
凌风(líng fēng)的意思:顶风而行,勇往直前。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飘飖(piāo yáo)的意思:形容物体在空中飘荡摇摆。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青红(qīng hóng)的意思:指色彩鲜艳的颜色,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美丽和光彩。
沈湘(shěn xiāng)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情操纯洁、修养深厚。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一柱(yī zhù)的意思:指支撑整个建筑物的柱子,比喻承担重任、支持大局的人或事物。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子猷(zǐ yóu)的意思:指年少时聪明、有才智的人。
玉玲珑(yù 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精巧、工艺精美,也形容人的容貌秀丽、身材修长。
这首诗描绘了月波桥与梵音阁之间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飞桥挂西岭,遥与中弇通”,以“飞桥”开篇,形象地描绘出桥梁高悬于山岭之上,连接着远方的中弇之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明月组文波,万颖射鲛宫”两句,将月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织成了一幅精美的图案,同时,月光也照亮了深海中的鲛宫,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诸峰一十二,献巧争为雄”一句,诗人列举了十二座山峰,它们各显其妙,竞相展示雄伟的姿态。接下来,“奋肩若饥猊,垂首如渴虹”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饥饿的狮子和渴望的彩虹,生动地展现了山峰的动态美和形态美。
“憔悴欲沈湘,飘飖独凌风”两句,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峰以情感,它们似乎在风中摇曳,既显得孤独又充满了生命力。“仰盼云间质,梵语错青红”则表达了诗人对天空中云彩的仰望,以及对梵音阁中传来的声音的聆听,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一柱锦突兀,孤峰玉玲珑”描绘了梵音阁前的一根柱子,以及一座孤峰的精致与独特,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虽疲子猷接,未悲阮径穷”则是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即使在疲惫之时,也不忘欣赏美景,即使道路尽头,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