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不喜兽斗,逡巡解其困。
相愁来解纷,阴遭此人刃。
食肉寝其皮,似貉花文嫩。
此兽仁有礼,错莫身为殉。
北边(běi biān)的意思:北边指的是方位词,表示朝向北方。
错莫(cuò mò)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理解或难以判断的样子。
狒狒(fèi fèi)的意思:指人或动物行为粗野、凶猛、狂暴。
何问(hé wèn)的意思:表示对事物的真相或本质不加追问或探究。
将吏(jiāng lì)的意思:将领和官吏,泛指军队和政府官员。
解纷(jiě fēn)的意思:解决纠纷、调解争端。
猎者(liè zhě)的意思:指猎取猎物的人,也比喻追求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麒麟(qí lín)的意思:麒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象征着吉祥、祥瑞和美好的事物。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食肉(shí ròu)的意思:指人吃肉,表示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富足。
西州(xī zhōu)的意思:指远离中央政权的边远地区。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猩猩(xīng xīng)的意思:指人类的祖先,也用来形容原始、野蛮的人。
茵褥(yīn rù)的意思:指柔软舒适的床铺或席褥。也比喻舒适的环境。
这首诗名为《胡克逊》,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所作。诗中以"胡克逊"这一虚构的动物为题材,寓言性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现象。
诗人首先描述了胡克逊这种动物,它本性不喜欢争斗,常常帮助解除其他动物的困境,展现出仁慈的一面。然而,正因为它的善良,被猎人们利用,设陷阱让它陷入争斗,最终成为猎物。这暗喻了社会上有些人利用他人的善心,使之陷入困境。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讽刺那些权贵之人,他们生活奢华,使用胡克逊的皮毛装饰,而这些皮毛原本是胡克逊的生命和仁爱的象征。"狒狒笑何悯,猩猩啼莫恨",暗示了对权贵无知与残忍的嘲笑。
最后,诗人感慨胡克逊的仁义反而成为牺牲品,表达了对无辜善良者的同情,同时也对社会上以道德之名行不义之事的现象进行了批判。结尾处提到的"麒麟皮",进一步强化了主题,麒麟象征着吉祥与仁德,但在这里却成了权贵们的玩物,引发了对价值颠倒的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动物寓言的方式,寓言深刻,讽刺犀利,展现了汤显祖对于社会现实的洞察和批判。
张俭亡命谁投止,鲁国孔褒堪依恃。
事觉俭捕褒亦收,一门老幼力争死。
死者千年骨已灭,私印犹存肝胆血。
友朋一诺重千金,何烦印信合符节。
石碑出土成臼科,独留名字终不磨。
一碑一印在人世,闇中当有神物呵。
去年曾见窦武印,汉人气节如山峻。
文举之碑不可寻,德让有碣字难认。
我携此印归曲阜,陈于碑下拜稽首。
家业授受《春秋经》,谁为《公羊》发墨守。
急捕蝗,令如火,事关官黜陟,小民焉敢惰。
东村西村办酒浆,胥隶杂遝来捕蝗。
蝗兮蝗兮驱不去,禾稼转受蹂躏伤。
我闻古人语,螟螣蟊贼各有主。
吏治贪残实自取,胡为罚弗及吏反及民,嗟我妇子罹苦辛。
官今报蝗不为害,大府交章荐治最。
破山末破碎,雨过色逾显。
奔泉赴高下,霜树杂深浅。
肩舆过精蓝,蹑屐陟径岘。
宅因郴州舍,教溯萧氏阐。
雷篆失谢仙,幢书剥陆展。
四僧荒草埋,双塔浮云卷。
救虎事已遥,斗龙迹犹辨。
传闻明中叶,倭警废兵燹。
岂知历劫后,不碍诸佛选。
潭影与岚光,长随法轮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