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潮头(cháo tóu)的意思:指潮水的最前头,也比喻时代潮流的最前沿或事物的最先进状态。
鬼灯(guǐ dēng)的意思:指残酷的战争、灾难等造成的血腥景象。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寒清(hán qīng)的意思:形容寒冷而清净的环境或境况
华岳(huá yuè)的意思:指华山和岳阳两个名山,比喻名山大川。
流泉(liú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涌出,喻指文章或言辞流畅而有力。
露掌(lù zhǎng)的意思:指露出手掌,形容人手无缚鸡之力,没有能力或力量。
门风(mén fēng)的意思:指家族或机构的风气和传统。
三清(sān qīng)的意思:指道教中的三位神仙,即玉清、上清、太清,也泛指道教的三个层次。
石脉(shí mài)的意思:指石头中的纹理或纹路。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行从(xíng cóng)的意思:指按照先前的行动或行为方式进行,循规蹈矩,不随意变更。
鸦噪(yā zào)的意思:指人声嘈杂、喧闹不堪。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追游(zhuī yóu)的意思:追求快乐和享受
- 翻译
- 如果在游历中能体验到神仙般的快乐,行程或许会错过春天的一天。
石头上的脉络,流水潺潺,泉水滴落在沙滩上,幽灵般的灯火照亮了松柏的花朵。
鹿儿在荒芜的园子里沉睡,白色的杂草覆盖着,乌鸦在夕阳下叫唤,枯败的叶子随风飘飞。
华山的倒影映照在清凉的露水上,如同掌心的明珠;海门处,疾风吹过,掀起白色的潮头。
- 注释
- 追游:游历,追寻游玩。
三清乐:指神仙般的快乐,道教中的三清尊神。
石脉:石头上的纹理或脉络。
鬼灯:传说中的幽灵之火。
华岳:中国西部的名山华山。
清露:清晨的露水,清凉而晶莹。
海门:海边的入口或通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山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情感的抒发。首句“追游若遇三清乐”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三清”指的是道教中的玉清、上清、太清,是修炼成仙的理想境界,诗人将此与山水之乐相提,显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意境。
接着“行从应妨一日春”则描绘了诗人在春光中漫步的情景,“应妨”可能是指某处地名,或是虚构的地名,用来营造一种意境,表达诗人对春天美好的享受和感悟。
第三句“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然点松柏花”中,“石脉水流”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清澈的溪流,而“泉滴沙”则细腻表现了水声之美;“鬼灯然点松柏花”中的“鬼灯”可能指的是夜晚萤火虫的光亮,点缀在松柏之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第四句“鹿眠荒圃寒芜白,鸦噪残阳败叶飞”则转入秋天景象,“鹿眠荒圃”描绘了鹿儿在荒废的田野中安然休息的情境;“寒芜白”表达了秋天的萧瑟感,草木凋零而显得苍白无力;“鸦噪残阳败叶飞”则是对傍晚时分,乌鸦啼叫声中,落叶纷飞的情景刻画。
最后两句“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进一步扩展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华岳影寒清露掌”可能是指华山之巅的清冷与露水之凉,通过手掌感受自然之美;“海门风急白潮头”则描绘了一番海边秋天的景象,海风凛冽,大海波涛汹涌。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四季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杂诗二首·其一
晷运迅推斥,零露凝前庭。
木叶半销落,感叹何时平。
年往莫可追,白发皓已盈。
事业耿夙念,中道辀轮倾。
紫兰秀幽溪,风雨常晦冥。
采掇忍朝饥,馨香竟何成。
蟋蟀尔何知,唧唧来悲鸣。
秋日惨晴晖,志士多苦情。
草莽可安居,咄嗟复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