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贯之提举挽诗·其二》
《杨贯之提举挽诗·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锦衣人逐惊沤散,丹旐歌随落照低。

它日扁舟江上路,酸风吹泪过姑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丹旐(dān zhà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的笔调优美、华丽。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锦衣(jǐn yī)的意思:锦衣指的是华丽的衣服,也比喻高官厚禄的富贵生活。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上路(shàng lù)的意思:开始旅程或行动

酸风(suān fēng)的意思:指人说话或行为中带有嘲讽、讽刺之意,使人感到尴尬或不舒服。

它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某一天。

翻译
穿着华丽的人们追逐着水面上的泡沫消散
红色的灵车歌声随着落日缓缓下降
注释
锦衣:华丽的衣服,形容显贵或富有人物。
逐:追逐。
惊沤:水面上被风吹起的泡沫,比喻短暂的事物。
丹旐:红色的灵车旗,用于丧事。
落照:落日余晖。
它日:将来某一天。
扁舟:小船。
江上路:江上的旅途。
酸风:凄凉的风,可能象征悲伤的情绪。
姑溪:地名,姑溪河,这里代指远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首句“锦衣人逐惊沤散”,“锦衣”指的是穿着华丽衣服的人们,而“惊沤”则是惊涛骇浪的意思,这里形容秋风过后,江水波澜壮阔,人们纷纷随之而去,或许是在描绘一场狩猎活动或是人们观赏江景。次句“丹旐歌随落照低”,“丹旐”应指的是红色或者华丽的帆船,“歌随落照”则是说晚霞中的船只,伴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降低,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感。

第三句“它日扁舟江上路”,“它日”意为往日或另一个时日,“扁舟”则是平底小船,这里诗人提到的是过去时光中自己乘坐的小船在江面上的行走之路。末句“酸风吹泪过姑溪”,“酸风”指的是秋天的冷风,带着一丝凄凉,“姑溪”应是某地名,而“吹泪”则形容诗人被这种氛围所感动,不禁潸然泪下。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时光的感慨。诗中充满了淡淡的秋色和隐隐的哀伤,给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美感。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用田倅韵答孙勉教授二首·其一

浅红深紫旋教移,直待开无空阙时。

花十八中看蹋鞠,玉东西外听扬卮。

笙歌船舫天围合,灯火楼台月上迟。

顾我若非乡曲远,定应长占此州知。

(0)

依韵和赵令畤三首·其二

鸟排行阵树排衙,且喜西湖属当家。

扬子已无骑鹤事,会稽惟有卧龙茶。

未妨春帝常为帝,须信名花始是花。

更住一年方五十,不应情味薄于纱。

(0)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其十三

神仙流品信难群,绝似人间两丽人。

暂得借观犹占久,便教偷戴也分均。

祇邀竹叶相为伴,更对菱花自写真。

开向夏天缘底事,算来多是不宜春。

(0)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其二

百花羞缩敢争先,雨露仍随爱惜偏。

青帝拟教春一见,素娥留待月重圆。

相逢可惜非三月,自叹无因更少年。

终日倚阑看不足,直须风雨送归天。

(0)

宴西湖用前韵呈诸公

十顷湖光辟尽尘,女郎台榭占沙滨。

杜鹃言语瞋为客,杨柳腰肢瘦似人。

便拟曲留今夜月,已知虚度去年春。

凭君为伴花前醉,况复香醪特地醇。

(0)

和岩老

遭遇何人更得如,同时几许待公车。

官清自可看奇字,俸薄犹能写异书。

千里水云藏旧隐,一番雷雨报新除。

自怜霄汉华涂稳,鸿雁横飞序尚疏。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