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知衔不尽,海有恨难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鸣(bēi míng)的意思:形容悲伤哀鸣的声音。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杜宇(dù yǔ)的意思:指难以驯服的鸟类,比喻难以驾驭或控制的人或事物。
精卫(jīng wèi)的意思:指顽强不屈的精神,比喻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可待(kě dài)的意思:可以等待或可靠的人或事物。
磷磷(lín lín)的意思:形容光亮、闪烁的样子。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禽言(qín yán)的意思:指鸟儿的鸣叫声,也用来比喻无稽之谈、空话。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扬尘(yáng chén)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尘土飞扬的景象。
愚公(yú gōng)的意思:指愚蠢而顽固的人,也指为了大公无私的目标而无私奉献的人。
羽衣(yǔ yī)的意思:指仙人披着的羽衣,比喻高贵、神圣的衣服或身份。
自诉(zì sù)的意思:指个人主动起诉的意思。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鉴赏
这首诗以精卫填海的故事为背景,通过精卫这一角色的视角,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深沉的悲情。诗中“石知衔不尽,海有恨难填”两句,生动描绘了精卫衔石填海的艰难与执着,同时也暗示了大海的广阔与精卫填海任务的艰巨。接下来,“妾父曾为帝,禽言自诉天”,则表达了精卫对父亲曾经为帝的自豪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倾诉。最后,“志有愚公似,冤同杜宇传”,将精卫的决心与毅力与古代传说中的愚公相提并论,同时借杜宇(即望帝)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精卫所承受的冤屈与不平。
整首诗通过对精卫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魅力,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神追求。精卫的形象象征着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在逆境中寻求自我救赎的勇气。诗中流露出的情感丰富而深沉,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命运不公的抗争,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性光辉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夜游西园同诸兄弟作
佳节值瑶灯,清夜游金谷。
良友披兰襟,懿亲俪芳躅。
经过敞榭边,徙倚寒塘曲。
遵渚虽近寻,玩峰生遐瞩。
轩冕幸暂违,簿领谢羁束。
迹非三径荒,情是一丘足。
镜里发始华,尊中酒初绿。
及时不为欢,坐遣春光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