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凤 林 园 图 寄 鲁 公 卷 宋 /吴 则 礼 老 分 符 竹 发 疏 疏 ,手 把 南 徐 一 纸 书 。端 恨 相 望 隔 函 谷 ,故 应 时 展 凤 林 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分符(fēn fú)的意思:指各自分道扬镳,不再有来往。
凤林(fèng lín)的意思:指才华出众、杰出的人才聚集的地方。
符竹(fú zhú)的意思:指文章或书法作品的字句、笔画、结构等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函谷(hán gǔ)的意思:函谷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山谷,比喻隐居的地方或难以进退的境地。
南徐(nán xú)的意思:指南方地区的徐州,也用来形容极远的地方。
疏疏(shū shū)的意思:稀疏、不密集;不紧密、不严密。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一纸(yī zhǐ)的意思:指一张纸,用来形容事物的轻微或短暂。
应时(yìng shí)的意思:根据时机做出适当的反应,做事情得当。
一纸书(yī zhǐ shū)的意思: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
- 翻译
- 老枝竹叶稀疏,手中握着南徐的一封信。
深深遗憾只能隔着函谷关相望,于是常常展开凤林的地图幻想相聚。
- 注释
- 老分符竹:形容竹子已经老去,枝叶稀疏。
疏疏:稀疏的样子。
南徐:古地名,今江苏镇江一带。
一纸书:一封书信。
端恨:深感遗憾。
相望:遥望、对视。
隔函谷:函谷关,古代中国的重要关隘。
凤林图:象征美好的凤林山或想象中的地图,寓意远方的故乡或理想之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所作,名为《题凤林园图寄鲁公卷》。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相隔两地时的心情。
首句“老分符竹发疏疏”,描绘了一幅春天到来,竹子开始萌发的景象。“老分符”可能指的是岁月流转,年华如同竹节般分明,“符”字在这里用得非常生动,它既有时间流逝的意味,也隐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竹子的“疏疏”则表达了一种淡雅脱俗的意境,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手把南徐一纸书”,诗人手持来自南徐(今江苏省镇江市)的一封信件,这里的“一纸书”不仅是物质上的书信,更象征着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的桥梁。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
“端恨相望隔函谷”,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与亲朋好友之间因为山川河流而造成的遥远距离的哀怨。“端恨”二字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而“相望隔函谷”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函谷在这里象征着阻隔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
“故应时展凤林图”,诗人在这样的情境下,决定展开一幅名为《凤林图》的画作。这里的“故”字表明了行动的原因是为了缓解心中的寂寞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凤林图”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蕴含着诗人对于美好景象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缅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与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同时,这也映射出古代文人对于书信交流的重视,以及他们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心声的习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依韵奉和经略司徒侍中清明兴庆池上之作
后骑前驺拂晓晴,风光初转绣旗明。
功名上相班春乐,谈笑西戎计日平。
烟际飞禽屏上见,水边游妓鉴中行。
劝公急趁花时醉,宰席犹虚主意倾。
依韵和酬鲜于子骏郎中见寄
昨在王公幕,同时辄仰攀。
论情昆弟等,知己友朋间。
渭北孤交臂,淮阳慰客颜。
长卿看驷马,父老望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