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剩门前柳,材留爨下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杯中(bēi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发生或存在于杯中,比喻事物微小或局限于一定范围。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猖狂(chāng kuáng)的意思:形容行为或态度极度狂妄、放肆、疯狂。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爨下(cuàn xià)的意思:指在困境或危险之中,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狂态(kuáng tài)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态度异常激烈、疯狂。
利名(lì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利,追求声望和利益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羲皇(xī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羲皇,也泛指古代帝王。
贤圣(xián shèng)的意思:指智慧高尚、品德崇高的人。
枕石(zhěn shí)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寻找支持和依靠。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佘翔所作的《山中避暑和游元封夏日閒居十首(其三)》中的第三首。诗中,作者以自嘲的口吻描绘了自己垂暮之年的心态和行为。"垂老猖狂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老去仍不失洒脱的性格,"当年契若翁"则回忆起年轻时的豪情,仿佛与老友相交般亲切。
"利名捐物外"表明诗人看淡了世俗的功名利禄,"贤圣辨杯中"则暗示他通过饮酒来分辨贤者与圣人,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智慧。接下来,"阴剩门前柳"描绘了门前的老柳树,象征着岁月的痕迹,"材留爨下桐"则借炊烟袅袅的梧桐木,寓言自己的才学可供后人使用。
最后两句"羲皇何不作,枕石咏南风",诗人以远古的伏羲大帝自比,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像伏羲那样过着简朴的生活,倚石而眠,吟咏南风,享受清闲自在的隐逸生活。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