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霁 晚 景 唐 /韦 庄 秋 霁 禁 城 晚 ,六 街 烟 雨 残 。墙 头 山 色 健 ,林 外 鸟 声 欢 。翘 日 楼 台 丽 ,清 风 剑 佩 寒 。玉 人 襟 袖 薄 ,斜 凭 翠 阑 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襟袖(jīn xiù)的意思:指胸前的袖子,比喻心胸、气量。
禁城(jìn chéng)的意思:指皇宫,也可指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心。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六街(liù jiē)的意思:六街是指街道交叉口的六个方向,比喻事物发展的多方面、全面、广泛。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墙头(qiáng tóu)的意思:指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态度或立场。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秋霁(qiū jì)的意思:指秋天天空晴朗明净,没有一丝云彩。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玉人(yù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 注释
- 秋霁:秋天雨后放晴。
禁城:古代帝王居住的城市,如北京的故宫。
六街:指城市的六条主要街道。
烟雨残:烟雾蒙蒙的小雨即将消散。
墙头:城墙的顶部。
山色健:山色依然鲜明,形容秋天的山景。
林外:树林的外面。
鸟声欢:鸟儿快乐地鸣叫。
翘日:夕阳高挂的样子。
楼台:楼阁和亭台。
剑佩:古代官员或武士佩戴的剑和配饰,这里代指朝廷官员。
寒:形容剑佩在清风中冷冽的感觉。
玉人:这里指宫中的美女。
襟袖薄:衣襟和袖口薄薄的,暗示天气已凉。
斜凭:斜靠着。
翠阑干:绿色的栏杆。
- 翻译
- 秋雨过后的傍晚,皇宫街道上烟雨蒙蒙,景象凄迷。
城墙头上山色依然苍翠,树林外鸟儿欢快地鸣叫。
高楼台阁在夕阳下显得华丽,清风吹过,仿佛听见剑佩冷冽的声音。
宫中美人身着薄衣,斜倚在翠绿的栏杆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禁城暮景的图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秋霁禁城晚,六街烟雨残" 这两句设定了场景,秋天的晴朗天气之下,皇宫附近的城市在傍晚时分仍然弥漫着细微的烟雾和未散去的雨气。这里的“霁”字意味着雨后的晴朗,而“禁城”则是对帝都所在地的尊贵称呼,表明诗人所处的是一个与普通百姓有别的特权之地。
"墙头山色健,林外鸟声欢" 这两句描绘了景象,其中“墙头山色健”指的是城墙上方呈现出的一片生机勃勃的山色,这里的“健康”意味着山色的浓郁与自然。紧接着,“林外鸟声欢”则让读者感受到一派生动活泼之声,似乎在述说着秋天里生命力的旺盛。
"翘日楼台丽,清风剑佩寒" 这两句转向了建筑物和人物的描写。“翘日楼台丽”中的“翘日”形容高耸入云的楼阁,它们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丽。而“清风剑佩寒”则是对诗人所处环境的细节刻画,透露出一丝秋意的凉爽,以及可能隐含的剑客或武士形象。
"玉人襟袖薄,斜凭翠阑干" 这两句聚焦于人物形象。“玉人”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人物,这里的“襟袖薄”则描绘了女性衣着的轻盈和优雅。紧接着,“斜凭翠阑干”中,诗人似乎在描述一个女子倚靠在装饰有翠绿色瓦片的栏杆旁,那种从容不迫的姿态让人联想到古代仕女们的闲适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声音和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勾勒出一个既富丽又宁静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之中。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沈文伯
沈公顶踵皆诗书,如大国楚吞江湖。
平生琼瑰三万斛,化作木铁来侵肤。
霜台柏叶夜惊耳,大庾梅香春染裾。
世间万法等一观,宁知忧患非欢娱。
三贤堂上一杯酒,风流未减承明庐。
两星荧煌耀南海,化州老沈儋州苏。
知公久闲谈笑口,忍啄三尺不敢吁。
孟公故是大度士,岂受谫谫繁文拘。
一朝青天返白日,冰山转眼成空虚。
秋鹰下鞲马脱辔,逸气凛凛横天衢。
蛮烟不折壮士节,诗卷已作牛腰粗。
贝宫瑶胎贯月魄,仙掌露华沈玉壶。
酒酣妙语一咀嚼,舌根沆瀣如醍醐。
归来清梦渺江海,波涛一叶凌菰蒲。
十年故纸倦翻覆,见此喜气生眉须。
何当杖履奉君子,看公快扫青松腴。
《赠沈文伯》【宋·王质】沈公顶踵皆诗书,如大国楚吞江湖。平生琼瑰三万斛,化作木铁来侵肤。霜台柏叶夜惊耳,大庾梅香春染裾。世间万法等一观,宁知忧患非欢娱。三贤堂上一杯酒,风流未减承明庐。两星荧煌耀南海,化州老沈儋州苏。知公久闲谈笑口,忍啄三尺不敢吁。孟公故是大度士,岂受谫谫繁文拘。一朝青天返白日,冰山转眼成空虚。秋鹰下鞲马脱辔,逸气凛凛横天衢。蛮烟不折壮士节,诗卷已作牛腰粗。贝宫瑶胎贯月魄,仙掌露华沈玉壶。酒酣妙语一咀嚼,舌根沆瀣如醍醐。归来清梦渺江海,波涛一叶凌菰蒲。十年故纸倦翻覆,见此喜气生眉须。何当杖履奉君子,看公快扫青松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8967c6ef946c408575.html
寄史伯强
一日抵三岁,子行踰十旬。
昔如宫应商,今若参与辰。
力挽殊未来,叹息寒江滨。
附书双鲤鱼,沧波正奫沦。
平生金石交,如子不数人。
饱更松桂秋,不羡桃李春。
向来相期处,可但髯绝伦。
一朝忽去眼,那能不酸辛。
悠悠世网中,双鬓各已新。
岂无耦耕约,奈此离别频。
富贵朝露耳,莫负头上巾。
归来建德国,与子同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