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拔起(bá qǐ)的意思:拔起指的是将物体从地下或其他固定位置抽出来,也可引申为摆脱困境或解决问题。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苍山(cāng shān)的意思:指高大险峻的山岭,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概高峻。
断虹(duàn hóng)的意思:指彩虹出现后又迅速消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捕捉性。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流奔(liú bēn)的意思:形容水流迅速奔流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迅速发展、蓬勃向前的势头。
清水(qīng shuǐ)的意思:清澈无杂质的水,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品。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山根(shā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部分或基础。
石洞(shí dòng)的意思:指人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不思进取,不肯努力奋斗。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行清(xíng qīng)的意思:指行动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没有任何犹豫或拖延。
月痕(yuè hén)的意思:指月亮在水面上的倒影,也比喻事物的痕迹或迹象。
招魂(zhāo hún)的意思:通过特殊的方式唤醒死去的人的灵魂。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华翥的《垂虹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中以“何人拔起苍山根,挟来压住江流奔”开篇,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垂虹桥的雄伟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二三百尺断虹影,六十二湾清月痕”,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桥梁的长度与弯曲之美,以及夜晚月光下的宁静与美丽。
“玉阑雨过翠苔滑,石洞舟行清水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桥梁周围的自然景观,雨后的玉栏杆上覆盖着翠绿的苔藓,显得格外滑润;而石洞中的小舟在清澈的水中缓缓前行,水面上似乎没有一丝波纹,呈现出一种静谧和谐的美。
最后,“几欲临风又题柱,恐惊司马未招魂”则表达了诗人对垂虹桥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过往历史人物的怀念。诗人想要靠近这座桥,却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打扰到桥下可能存在的灵魂,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整体而言,《垂虹桥》不仅赞美了桥梁的壮观与美丽,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刘乔卿雪诗
柴门忽启玉为关,疑是新移海上山。
野寺僧居银窟里,广寒宫在月明间。
老农击鼓迎丰岁,紫极吹箫近帝寰。
腊后东风将解冻,已看峰顶露孱颜。
送周觉民兼简湘西故人
苍山冻云垂欲雪,风吹客衣冷如铁。
忽乘狂醉夜敲门,不畏苦寒来访别。
时朝骑马雪中归,何处皱眉吟雪诗。
若见湘西旧同舍,为余倾廪说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