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灯诗十首应制·其九飞火》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上台(shàng tái)的意思:登上舞台或讲台,开始表演或演讲。
芍药(sháo yào)的意思:指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美丽,也可形容某人的才情或某事物的优美。
仙漏(xiān lòu)的意思:指仙人的酒器,比喻时间过得非常慢。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元夕灯诗十首应制(其九)飞火》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奇幻的夜晚景象。诗人以"夜深灯火下蓬莱"起笔,暗示了元宵节灯火辉煌的热闹场景,但又通过"蓬莱"一词,将现实中的灯会与传说中的仙境相联,增添了神秘色彩。"一片飞霞烛上台"描绘了烛光映照下的灯花犹如片片飞霞,既壮观又诗意,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
接下来的"箫鼓不惊仙漏永",通过"箫鼓"和"仙漏"两个意象,表现了音乐悠扬、时间仿佛停滞的宁静,仿佛连神仙也被这人间的欢乐所吸引,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芙蓉芍药满山开"则以盛开的芙蓉(荷花)和芍药象征着春天的盛景,进一步渲染了元宵佳节的繁花似锦,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愉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之夜的繁华与祥和,融合了神话与现实,展现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