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田纷拾稗,为饭杂蒸沙。
岁赋徵仍急,秋成望苦赊。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诗人以“水旱农艰食”开篇,点明了农田收成的不稳定性和农民生活的不易。接着,“兹乡实可嗟”一句表达了对农民处境的深切同情。
“扫田纷拾稗,为饭杂蒸沙。”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农民在丰收季节后,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将稻谷中的稗子和沙粒混杂着食用的场景,形象地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贫困与艰难。
“岁赋徵仍急,秋成望苦赊。”进一步描述了农民不仅要面对自然界的不确定性,还要承受沉重的赋税负担,以及对丰收的遥不可及的期盼。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农民所面临的双重压迫。
最后,“吾徒何补益,肉食老京华。”诗人自省,作为京城的官员,对于农民的疾苦似乎无能为力,只能感慨于自身生活舒适与农民生活的巨大反差。这一句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无奈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生活的苦难,以及社会阶层之间的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散员居事外,罪籍比刑馀。
敢叹山樊热,惟惊岁月除。
城楼传漏远,河汉晓星疏。
兀坐穷清景,明朝晓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