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残喘(cán chuǎn)的意思:指因剧烈运动或受惊吓而呼吸急促、喘息不定。
岭北(lǐng běi)的意思:岭北指的是山的北面或北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远离中心地带。
冒寒(mào hán)的意思:冒着寒冷的天气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穷急(qióng jí)的意思:形容贫困困苦,生活艰难。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身命(shēn mìng)的意思:身体和生命,指人的生存和安危。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万民(wàn mín)的意思:指所有的人民或众多的民众。
消忧(xiāo yōu)的意思:消除烦恼、解除忧愁
须合(xū hé)的意思: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一二(yī èr)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也可用来表示数量。
诛残(zhū cán)的意思:诛杀和残害。
-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道士丘处机所作的《复寄燕京道友》,通过“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两句开篇,描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无数生灵涂炭,十室九空。接下来,“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表达了对朝廷仁政的期盼与响应,尽管春天寒冷,但百姓愿意冒着严寒出游,象征着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朝廷政策的拥护。
“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则展现了诗人对广大国土的关怀,即使要跋涉遥远的岭北三千里,也依然挂念着山东二百州的百姓,体现了其博大的胸怀和对国家统一的深切忧虑。最后,“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现状的担忧,希望尽早结束战乱,让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消除忧患。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元代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诗人对国家统一、百姓安宁的深切期盼,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友
翼轸之东金天开,石楼紫洞分蓬莱。
溟渤吹成五云气,素女削出莲花台。
莲花台阁中天起,五岳三山宛相似。
绝顶翻回日月车,飞泉上接星河水。
飞泉绝顶相徊沿,铁桥直与东瀛连。
侧岸倒映昆崙雪,浮云西入苍梧烟。
我临夜日望沧海,紫气犹疑仙人在。
三十二峰冠簪明,荡清岚霭遥相待。
金豆著花几回拂,玉检遗章不能读。
游龙矫首玉潭空,归鹤重来海桑绿。
我入罗浮久岁华,君游豫章早回车。
飞云峰上振衣处,共揖丹丘弄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