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风习(fēng xí)的意思:指社会风气、人们的习惯。
高会(gāo huì)的意思:指高明的智慧和才干。
光天(gu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明亮无云的状态,也比喻公正无私的品质。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冷光(lěng guāng)的意思:形容眼神中透露出的冷漠、无情的光芒。
前期(qián qī)的意思:某个过程或阶段的开始阶段。
轻举(qīng jǔ)的意思:轻而易举地举起或移动物体,形容事情容易做到。
秋半(qiū bàn)的意思:指秋季的一半,比喻时间的过半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条华(tiáo huá)的意思:指人的仪表、容貌端庄美丽。
微风(wēi fēng)的意思:微弱的风,指轻柔的风。
习习(xí xí)的意思:形容风或气息轻柔、微风吹拂的样子。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照席(zhào xí)的意思:指代主人照料好客人的座位或席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登高望月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自然之美。诗人毕仲游在乙亥年的八月十五日,与友人在河中的名阃堂一同赏月,诗中不仅展现了月光洒落的景象,还融入了对佳节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上楼初照席,条华渐分明。” 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诗人登上高楼,月光初照,远处的山川逐渐清晰起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佳节三秋半,前期一雨晴。” 中秋节恰逢秋季的中点,是团圆和丰收的象征。前一句表达了节日的喜悦,后一句则描述了雨后的晴朗天气,为赏月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冷光天外散,高会世间清。” 月光如水,从天际散落,照亮了整个世界,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新感觉。这里不仅赞美了月光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和平静。
“坐久疑轻举,微风习习生。”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长时间赏月后的感受。他仿佛被月光所吸引,产生了飘然欲仙的感觉,微风吹拂,更添了几分惬意和悠然自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友情和节日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皋图
江晚月未上,白烟满芳洲。
雨止山气佳,衡扉在岩幽。
浦迥沙漫漫,松深露浮浮。
水田早稻熟,稍欣获有秋。
旷爽来清风,朱夏炎歊收。
野人乐江居,垂轮水西头。
得鱼送邻家,酒好仍见留。
童丱喜相随,浩歌送蜚鸥。
古时放达人,傲睨轻王侯。
焉能繫尘鞅,憧憧为身谋。
我家汉水上,田园雅绸缪。
谷苗含惠泽,井洫交新流。
收穫赒族党,矢心良不媮。
一自来京都,星霜倏十周。
寄食仰俸粟,曷免生事忧。
药物縻病身,旷望增夷犹。
翩彼南飞鸿,肯寄音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