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洛 中 送 崔 司 业 使 君 扶 侍 赴 唐 州 唐 /刘 禹 锡 绿 野 芳 城 路 ,残 春 柳 絮 飞 。风 鸣 骕 骦 马 ,日 照 老 莱 衣 。洛 苑 鱼 书 至 ,江 村 雁 户 归 。相 思 望 淮 水 ,双 鲤 不 应 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残春(cá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即将过去或已经过去,只剩下一点残余的春意。
莱衣(lái yī)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破衣烂衫。
老莱(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洛苑(luò yuàn)的意思:洛苑是指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个美丽的宫殿,用来形容景色优美、花园风景如画的地方。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双鲤(shuāng lǐ)的意思:形容夫妻恩爱、亲密无间。
思望(sī wàng)的意思:思念、怀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雁户(yàn hù)的意思:指人们聚居的地方,也比喻人们互相帮助、团结一心的场所。
野芳(yě fāng)的意思:野生花卉。比喻才情出众,不受拘束的人。
鱼书(yú shū)的意思:指鱼游泳、书飘动,形容事物随波逐流,没有主见。
老莱衣(lǎo lái yī)的意思:指衣服陈旧破烂,形容年代久远,过时不堪。
- 注释
- 绿野:春天的郊野。
芳城:盛开花草的城市。
路:道路。
残春:即将消逝的春天。
柳絮:柳树种子形成的绒毛。
风鸣:风吹过时的声响。
骕骦马:一种良马。
日照:阳光照射。
老莱衣:指老年人的衣服。
洛苑:洛阳的园林或宫廷。
鱼书:古时以木板刻字,沉入水中传递消息,形如鱼鳞。
至:到达。
江村:江边的村庄。
归:返回。
相思:深深的思念。
淮水:淮河。
双鲤:古人常用鲤鱼寄信,这里指书信。
不应稀:不应该稀少。
- 翻译
- 春天的郊野道路上,飘着残春的柳絮纷飞。
微风吹过,骏马嘶鸣,阳光照耀着老者的莱衣(古代儿童穿的短衣)。
洛阳的书信送到,江边村落的人们开始归家。
我思念之情凝望着淮河,期待着你的双鲤鱼书,不会稀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一句,通过绿意盎然的大地、繁花似锦的小城以及飘飞的柳絮,展现出一个生机勃勃而又不经意间流露出淡淡哀愁的春日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残春"二字,既点出了时序,又暗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离别之情。
"风鸣骕骦马,日照老莱衣"这两句,则是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对比,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春风中传来的是马鸣声,而不是花香或鸟语,这种不和谐的声音与老莱的单薄衣衫在阳光下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一句,通过对信件到达和大雁归巢的情景描写,表现了远方来往信息的流通以及季节更替中生命的循环。"洛苑"指的是水边或河岸,这里的"鱼书"可能是指通过水路送来的书信,而江村中的雁户则隐喻着归宿与和谐。
最后两句"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淮水作为南北交通的要道,此处象征着连接心灵和情感的纽带,而"双鲤"这一形象,则可能是对友谊或爱情的一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对方回音却不得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世间离合悲欢的深刻感悟,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