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张山翁入黄鹄山》
《闻张山翁入黄鹄山》全文
宋 / 区仕衡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采薇鹄岭投迹无踪

我亦从今逝,浮云四百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zhāngshānwēnghuángshān
sòng / shìhéng

cǎiwēihuánglǐngtóuzōng

cóngjīnshìyúnbǎif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薇(cǎi wēi)的意思:采摘薇草。比喻以微薄的物品或微小的成果自慰。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鹄岭(hú lǐng)的意思:指高山之巅,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境地。

黄鹄(huáng hú)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出众的人。

投迹(tóu jì)的意思:指人们离开原来的地方,到别的地方安家落户。

无踪(wú zōng)的意思:没有踪迹,无处可寻

注释
采薇:采摘野菜,古代常以薇草象征艰苦生活。
黄鹄岭: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岭。
投迹:留下踪迹,此处指离去。
浮云四百峰:形容山峰众多,浮云缭绕,显得遥远而神秘。
翻译
在黄鹄岭采摘薇草,身影消失无处寻踪。
我也从此远去,只留下浮云缭绕四百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态度。开篇“采薇黄鹄岭,投迹去无踪”两句,通过采集野果和在黄鹄岭留下脚印而后消失不见,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以及希望脱离尘世的愿望。这里的“薇”可能指的是一种生长在山野之中的植物,比喻诗人隐逸的生活,而“投迹去无踪”则强调了他离开后不留下任何痕迹,象征着彻底地摆脱了世俗的羁绊。

接着,“我亦从今逝,浮云四百峰”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也将像过客一样消逝在这片广阔的山川之中。其中“浮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自由自在地位,仿佛随风漂泊,不受固定束缚。而“四百峰”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可能是指黄鹄岭周围众多的山峰,这里用来衬托诗人渺小与自然之伟大,以及他所追求的超然境界。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精神状态的追求。

作者介绍

区仕衡
朝代:宋

(1217—1277)广州南海人,字邦铨。入太学为上舍生。慷慨有智略,以天下为己任。尝上书论贾似道误国,又陈恢复之策,皆不为用。归而讲学九峰书院,人称九峰先生。诗文典雅。有《九峰集》、《理学简言》。
猜你喜欢

复和怜字韵二首·其二

春色撩人胜去年,莺啼燕语若相怜。

一川烟水清还浅,万叠云山断复连。

好景会心宜乐矣,故园回首却悽然。

同僚赖有清新句,似听松风漱玉泉。

(0)

鹧鸪天·其三别意

行尽春山春事空。别愁离恨满江东。

三更鼓润官楼雨,五夜灯残客舍风。

寒淡淡,晓胧胧。黄鸡催断丑时钟。

紫骝嚼勒金衔响,冲破飞花一道红。

(0)

幽寻

幽寻兴不浅,归路故迟迟。

猿断空山答,人行片月随。

(0)

长相思

要相忘。不相忘。玉树郎君月艳娘。几回曾断肠。

欲下床。却上床。上得床来思旧乡。北风吹梦长。

(0)

清平乐

东风依旧。著意随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

天色清明厮句。去年紫陌朱门。今朝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知他几个黄昏。

(0)

满江红·其二十八傅相生日甲子

见宰官身,出只手、擎他宇宙。

筹边外、招徕名胜,登崇勋旧。

不下莱公扶景德,又如涑水开元祐。

尽从渠、干贽及吾门,归斯受。上林苑,多花柳。

祁连塞,稀刁斗。更红旗破贼,黄云栖亩。

阿母瑶池枝上实,仙人太华峰头藕。

泻铜盘、沆瀣入金卮,为公寿。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