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沉黎四首·其一》
《沉黎四首·其一》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民俗濒蛮诏,边城土宜

竹筒连水脉板屋怯风吹。

药叟鸦随噪,樵童虎不窥。

爱山来九折,人笑此翁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板屋(bǎn wū)的意思:指住宅简陋、简单的房屋。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民俗(mín sú)的意思:指民间传统的习俗和风尚。

樵童(qiáo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男孩,也用来形容年轻力壮的人。

水脉(shuǐ mài)的意思:指水流的脉络,比喻事物发展的基础或根本。

土宜(tǔ yí)的意思:适合土地的宜于种植、生长。

异土(yì tǔ)的意思:指与自己习惯、出生地不同的陌生土地。

注释
民俗:指当地独特的民间风俗。
蛮:偏远未开化的地区。
异土:不同的土地,这里指边疆。
竹筒:古代用来运输水或食物的竹制容器。
板屋:简易的木板房屋。
药叟:卖药的老人。
鸦:乌鸦。
樵童:砍柴的孩子。
虎:老虎。
九折:形容山路曲折,艰险。
翁:老人。
痴:痴心,执着。
翻译
民俗接近蛮荒之地,边城独特适宜居住。
竹筒连接着水源,简陋木板房抵挡不住风的侵袭。
药农老者乌鸦相伴,砍柴的孩子无需担心猛虎出没。
他深爱着山峦,历经九折仍乐此不疲,人们笑他痴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远地区的生活图景。"民俗濒蛮诏,边城异土宜"两句表明这是一个与内地文化差异较大的地方,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这里的居民可能是少数民族,生活方式与汉族地区有所区别。

接下来的"竹筒连水脉,板屋怯风吹"则具体描绘了当地的居住条件。竹筒可能被用来引水,解决饮水问题,而板屋则给人一种简陋、不稳固的感觉,似乎随时都可能被风吹倒,这反映出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

"药叟鸦随噪,樵童虎不窥"这两句诗可能在描写当地居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药叟鸦随噪,或许是在说老医生和乌鸦相伴,这可能反映出一种原始、野性的生活状态;而樵童虎不窥,则可能是在强调这里的人们与猛兽共存,表现了一种勇敢和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景象。

最后"爱山来九折,人笑此翁痴"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诗人对这片山野有着浓厚的情感,即便是山路曲折也依然喜爱,这种喜爱在别人看来可能是愚蠢的,但诗人自己却乐在其中。

整首诗通过对边远地区生活环境、居民习俗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而又充满野性魅力的世界。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晚泊荻港

廿载江湖感,茫茫对此生。

残晖乱樯影,窄港但人声。

颇复闻群盗,乘危一弄兵。

大江流日夜,谁为挽前程。

(0)

除夕

微阳下乔木,瞑色满神州。

亦复称除夕,萧然独倚楼。

白河通渤解,故垒阅春秋。

代谢浑闲事,无忘秉烛游。

(0)

浩吾襄孙饯别海上酒楼十二首选二·其二

弹罢成连海上琴,苍茫身世感俱深。

孤帆载尽生平事,对酒常悬旷代心。

口不能言何论笔,古犹如此况为今。

劳歌聊为知音尽,风雨江天入暮吟。

(0)

与与了上人话旧

当时楚水岳云间,持钵从游鬓未斑。

一十二年如电拂,白头相对话岐山。

(0)

秋日得郭菊荪司马书

黄云苍莽雁来疏,忽得秦中一纸书。

提剑十年为客久,论交廿载识公初。

荒烟古戍啼山鬼,落日边城策蹇驴。

闻道秋来归思切,故山风雨梦樵渔。

(0)

携家观农事实验场还憩邻校六朝松下

城根吐广场,偕寻忘南北。

碧草连无垠,日气翻野色。

篱落转花径,丛菊自成国。

方塘鹅鸭喧,圈牛杂白黑。

暖风流未高,萌颖待滋息。

学稼通化工,茫茫呼后稷。

隔泥古松在,摩抚拨荆棘。

离披倒山影,挂枝悟写墨。

承平题句处,魂痕不可拭。

车音荡长墙,飞唾接归翼。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