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辄次韵四篇上渎台览·其二》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辄次韵四篇上渎台览·其二》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鸟语知公乐,晴山及我游。

尽排物外事,拚作酒中浮。

菊蕊离双鬓,林声隐四愁

骚人例喜赋,政自不关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关(bù guān)的意思:不相关、不相干、与某事无关

鸟语(ni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晦涩难懂,像鸟语一样难以理解的语言。

骚人(sāo rén)的意思:形容言行轻佻、放荡不羁的人。

四愁(sì chóu)的意思:四种忧愁,指人生中的四大忧虑。

外事(wài shì)的意思:指与外国有关的事务或事情。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注释
鸟语:鸟儿的叫声。
公乐:你的快乐。
晴山:晴朗的山峦。
及:伴随。
物外事:世间的俗事。
拚:甘愿,宁愿。
酒中浮:沉醉在美酒之中。
菊蕊:菊花的花蕊。
双鬓:两鬓。
林声:林间的声响。
四愁:心中的四重愁绪。
骚人:文人墨客。
例:常常。
政:只是。
关:有关。
翻译
鸟儿的鸣叫感知你的快乐,晴朗的山峦陪伴我一同游览。
将世间的俗事全部抛开,只愿沉醉在美酒之中。
菊花的香气远离两鬓,林间的声响隐藏起我心中的忧愁。
文人墨客常常喜欢吟诗作赋,这与秋天的到来并无直接关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闲适心情。首句“鸟语知公乐”以鸟鸣声传达出知府的快乐,接着“晴山及我游”写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晴朗的山色。诗人将世事抛诸脑后,“尽排物外事”,只想沉浸于酒中的飘逸之感。

“菊蕊离双鬓”暗示秋菊盛开,诗人鬓发斑白,岁月流逝,但并未消减对自然的热爱。而“林声隐四愁”则通过林间的声响,寓言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被大自然的宁静所掩盖。最后两句“骚人例喜赋,政自不关秋”,表明诗人虽效仿古代文人常以诗赋抒怀,但此刻的快乐并不完全源于秋天本身,而是源于心境的转变和与友人的同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赏秋日美景时的闲适与淡然,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悟。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端午内中帖子词·其六皇帝阁

波生碧海露晨曦,争剽菖蒲集御卮。

见说太平无沴气,山中丛艾独生迟。

(0)

谁氏子

缥缈谁氏子,学道要升仙。

人世岂不乐,何苦求上天。

反首顾我语,子岂得谓贤。

智如扑灯蛾,甘就膏火煎。

(0)

剑客

去住知何处,空将一剑行。

杀人虽取次,为事爱公平。

戟立嗔髭鬓,星流忿眼睛。

晓来湘市说,拂曙别辽城。

(0)

杂感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

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

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先过林邑山。

甘泉御果垂仙阁,日暮无人香自落。

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

(0)

七夕

露盘花水望三星,髣髴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0)

惆怅

身情长在暗相随,生魄随君君岂知。

被头不煖空沾泪,钗股欲分犹半疑。

朗月清风难惬意,词人绝色多伤离。

何如饮酒连千醉,席地幕天无所知。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