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元夕词》
《长安元夕词》全文
明 / 张邦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湘帘散水沈烟,屏后金钗拥绛莲。

寒入琵琶双手涩,强邀明月在灯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后金(hòu jī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事态发展之后的情况。

金钗(jīn chāi)的意思:指妇女的头饰,也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散水(sàn shuǐ)的意思:

◎ 散水 sànshuǐ
[apron] 在建筑周围铺的用以防止两水渗入的保护层

沈烟(shěn yān)的意思:指烟雾沉淀下来,形容景色朦胧、昏暗。

水沈(shuǐ shěn)的意思:比喻人才被埋没或被冷落。

湘帘(xiāng lián)的意思:湘帘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美丽的女子。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娇美动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闺女子在元宵佳节独自赏灯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淡淡的哀愁。

首句“湘帘不散水沈烟”,以湘帘比喻女子的闺房,水沈烟则象征着室内焚香的袅袅香气,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湘帘未散,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思绪难以平复,香烟缭绕,仿佛是她情感的寄托。

次句“屏后金钗拥绛莲”,通过描绘女子头上的金钗和身着的绛红色衣裳,展现了她的美丽与娇羞。金钗是古代女子常用的饰品,象征着富贵与雅致;绛莲则是鲜艳的花朵,寓意着青春与活力。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外貌,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活泼与渴望。

第三句“寒入琵琶双手涩”,将女子的情感推向了高潮。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常与思乡、怀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女子的手因情感波动而变得迟钝,寒意不仅指季节的寒冷,更暗喻了她内心的凄凉与无助。这一句通过动作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在节日里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一句“强邀明月在灯前”,女子试图通过邀请明月来陪伴自己,以缓解心中的寂寞。明月象征着永恒与清冷,与女子的内心世界相呼应。然而,“强邀”二字透露出女子的无奈与勉强,她虽然努力寻找慰藉,但内心的孤独感依然难以消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元宵佳节中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张邦侗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送张真甫中书奉祠归蜀

种成桃李恰新阴,忽忆家山丛桂林。

客路莫嫌归计拙,春江争似骇机深。

一封朝奏钧天梦,万里江行魏阙心。

后日还朝饱风露,黑头应有雪丝侵。

(0)

故太夫人章氏挽词二首·其一

洵美相门裔,有齐邦媛贤。

藻蘋南涧下,萱竹北堂前。

孝敬三从谨,哀荣五福全。

松铭诸健笔,题作晋陵阡。

(0)

李粹伯侍御挽词二首·其二

公昔参敷纳,人期到辨章。

珠光空月皎,玉气忽虹藏。

岁晚东方骑,生平北海觞。

玳簪风雨散,几客奠楸行。

(0)

次韵魏端仁感怀俳谐体

浪学骚人赋远游,大千何事不悠悠。

酒边点检颜红在,镜里端详鬓雪羞。

过眼浮云翻覆易,曲肱短梦破除休。

孤烟落日冥鸿去,心更冥鸿最上头。

(0)

再次喜雨诗韵以表随车之应

仙篆驱龙效水灵,佛螺吹梵演云经。

何烦础汗生蒸润,便借炉薰作晦冥。

一念故应周法界,万神元不隔明庭。

昌时圭璧形声应,不似周时莫我听。

(0)

甲午岁朝寓桂林记去年是日泊桐江谒严子陵祠迤逦度岭感怀赋诗

去年晓缆解江皋,也把屠苏泛浊醪。

一席饱风渔浦阔,千山封雪钓台高。

将军老矣鸣孤剑,客子归哉咏大刀。

早晚扁舟寻旧路,柁楼吹笛破云涛。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