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升双鹊移枝宿,露下孤萤缀蔓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子(bǎi zǐ)的意思:指柏树,比喻品德高尚、坚贞不屈的人。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道帽(dào mào)的意思:指对他人的言行或行为进行尖刻、挖苦、讥讽等评价或批评。
还生(hái shēng)的意思:指还没有出生或者已经死亡的人。
惊人(jīng rén)的意思:非常令人吃惊或震惊的事物或情况
开门(kāi mén)的意思:打开门户,比喻开始或开创某种事业或行动。
磬声(qìng shēng)的意思:指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纱幮(shā chú)的意思:指多层纱布或薄纱所制成的衣物,也用来比喻事物的薄弱或不牢固。
羽衣(yǔ yī)的意思:指仙人披着的羽衣,比喻高贵、神圣的衣服或身份。
展转(zhǎn zhuǎn)的意思:转变、变化。
- 翻译
- 辗转在纱帐中难以入睡,我拖着藤杖疲惫地绕着走廊行走。
月亮升起,两只喜鹊换到树枝上栖息;露水低落,孤独的萤火虫照亮了蔓草。
突然被井边的声响惊醒,我已起身;打开门,感叹世事又再生波澜。
我喜好穿着羽衣和道帽,沉浸在柏子烟的香气中,这时传来磬声。
- 注释
- 展转:翻来覆去。
纱幮:轻薄的纱帐。
睡不成:无法入睡。
一藤:一根藤杖。
扶惫:支撑疲倦的身体。
月升:月亮升起。
双鹊:两只喜鹊。
孤萤:孤独的萤火虫。
汲井:打水。
堪叹:令人叹息。
羽衣:道士的服装。
道帽:道士的帽子。
柏子烟:柏树籽燃烧产生的香气。
磬声:寺庙中的敲击磬的声音。
-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陆游的《夏夜四首(其三)》描绘了夏日夜晚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首句“展转纱幮睡不成”,通过“展转”和“纱幮”展现出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在轻薄的纱帐中安睡的画面。接着,“一藤扶惫绕廊行”,诗人疲惫不堪,只好倚着藤蔓在廊下漫步。
“月升双鹊移枝宿,露下孤萤缀蔓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夏夜的景象,月光升起,两只喜鹊飞到树枝上栖息;萤火虫孤独地在草蔓间闪烁,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凉。诗人以动衬静,寓情于景。
“汲井忽惊人已起,开门堪叹事还生”,诗人被井边的声响惊醒,起身之后,打开门感叹世事无常,烦恼又接踵而至。最后一句“羽衣道帽从吾好,柏子烟中起磬声”,诗人穿上道袍,戴上道帽,沉浸在内心的宁静中,只有柏子香烟缭绕,伴随着远处寺庙的磬声,显得超然物外,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夏夜的烦忧与寻求解脱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