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中作》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卫 中 作 唐 /沈 颂 卫 风 愉 艳 宜 春 色 ,淇 水 清 泠 增 暮 愁 。总 使 榴 花 能 一 醉 ,终 须 萱 草 暂 忘 忧 。
- 注释
- 卫风:指《诗经·卫风》中的诗歌,这里借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
愉艳:美丽而欢快。
宜:适合,适宜。
春色:春天的景色。
淇水:古代河流名,位于今河南省北部。
清泠:清澈冷冽。
增:增加。
暮愁:傍晚的忧郁情绪。
总使:纵然,即使。
榴花:石榴花,象征热情和欢乐。
能一醉:足以使人陶醉。
终须:终究需要。
萱草:古人认为萱草可以忘忧,有解忧之意。
暂忘忧:暂时忘却忧虑。
- 翻译
- 卫风中的美景适宜春天的色彩,淇水的清澈更增添了傍晚的哀愁。
纵使石榴花能使人沉醉,最终还得靠萱草来暂时忘却忧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游宴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卫风愉艳宜春色"一句,设置了一种和煦宜人的春天气氛,"卫"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名字,也可能是对环境的一种形容词,用来强调春风的温柔与美好。接下来的"淇水清泠增暮愁"则透露出诗人心中的忧虑,尽管春天美丽,但随着夜幕降临,内心的忧愁却随着清澈的水声而增加。
第三句"总使榴花能一醉"表达了诗人希望沉浸在酒精和美景中的愿望,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最后一句"终须萱草暂忘忧"则是进一步表达了这种心情,希望借助自然之美,如同用稀少的香草一样,让自己的忧愁得以暂时的遗忘。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天景色的美好与内心的忧虑,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语言都非常鲜明生动,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洛阳咏古(一作胡曾诗)
石勒童年有战机,洛阳长啸倚门时。
晋朝不是王夷甫,大智何由得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