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九十八》
《诗并序·其九十八》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天理百姓,格戒亦须遵。

官喜律即喜,官嗔律即嗔。

总由官断法,何须法断人。

一时截却项,有理若为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姓(bǎi xìng)的意思:指普通人民,平民百姓。

官断(guān duàn)的意思:指官员的判决或决策具有决定性的权威和不可更改性。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天理(tiān lǐ)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伦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有理(yǒu lǐ)的意思:合乎道理,有道理,有理有据。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诗人王梵志对于法律与权力关系的独特见解。诗中以“代天理百姓”开篇,强调了官员在治理百姓时应遵循的道德和法律准则。接下来,“格戒亦须遵”表明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无论是对官员还是百姓。

“官喜律即喜,官嗔律即嗔”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官员情绪对法律执行的影响,暗示了法律在实际操作中的主观性,以及官员个人意志可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这种现象在古代社会并不罕见,体现了权力对法律的干预。

“总由官断法,何须法断人。”这句话表达了对法律执行过程中过分依赖官员判断的批评,强调了法律本身应该独立于个人意志之外,不应成为随意裁决的工具。

最后,“一时截却项,有理若为申。”通过比喻的手法,指出即使有冤屈,也无法得到公正的申述,强调了当时法律执行不公、正义难以实现的社会现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唐代社会法律与权力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法律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的深切忧虑。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虞美人.即席

桃花飞罥秋千索。日暖春衫薄。金尊不用慰萧条。

曾在扬州月夜听吹箫。一枝髻上花增媚。

娇眼双波细。燕支坡上烛摇红。

休把浑閒些子恼司空。

(0)

点绛唇

昼漏迟迟,洞房冰簟朝慵起。枕痕红腻。

消了眉边翠。满院熏风,欲避愁无计。纱窗闭。

素罗偷试。古剌瓶中水。

(0)

夜合花.为丁子硁催妆

人柳腰眠,圣檀额注,犊车催下屏风。

胜常道罢,腮边春晕微红。呼燕燕,唤虫虫。

桂堂西、小著轻容。问伊姓氏,父名郑季,母号樊通。

莺声夜半玲珑。多少帐前细咳,尔汝欢浓。

今宵夜冷,劝郎文籍休攻。兰缸细,鸭垆浓。

卸花簪、早傍薰笼。羡他大妇,偏怜敬礼,代掩珠栊。

(0)

朝中措.平山堂怀古用欧公原韵

我来吊古傍隋宫,板渚雨濛濛。

依旧平山堂外,淡烟疏柳长空。

年年此地,漫天榆荚,著地东风。

太息韶华几换,游人犹想仙翁。

(0)

菩萨蛮·其二

荒村一带垂杨陌。断桥曲岸无行客。斜日片帆轻。

春风樵子声。暮山青草遍。烟里双飞燕。

江上卷帘愁。蘋开见水流。

(0)

踏莎行.暮春

蝶粉犹酣,莺声渐老。碧云望断鱼书杳。

连宵有梦踏莎行,柔魂绿遍池塘草。

伫月林深,题钩石巧。堕红糁径无人扫。

归来倦倚茜纱窗,博山香炉馀烟袅。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