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生 公 讲 堂 宋 /杨 备 海 上 名 山 即 虎 丘 ,生 公 遗 迹 至 今 留 。当 年 说 法 千 人 坐 ,曾 见 岩 边 石 点 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点头(diǎn tóu)的意思:点头是指向下轻轻地抬头,通常表示同意、赞同或打招呼。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虎丘(hǔ qiū)的意思:虎丘是一个表示人物勇猛、威武的成语,形容人的气概像虎一样威武雄壮。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生公(shēng gōng)的意思: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拘小节,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宽容、谦和待人。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千人坐(qiān rén zuò)的意思:形容场所宽敞,能容纳很多人。
- 翻译
- 海上名山就是虎丘,生公讲经的遗迹至今还在。
当年他给上千人说法,甚至石头都仿佛在点头聆听。
- 注释
- 海上:指大海之滨的。
名山:著名的山峰。
虎丘:苏州的一座名胜古迹。
生公:晋代高僧支遁的别称。
遗迹:古代遗留的痕迹或纪念物。
至今:直到现在。
说法:佛教中讲解佛法。
千人坐:形容听众众多。
岩边:山崖旁边。
石点头:石头好像在点头,象征着对生公讲法的赞同或敬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苏吴县的虎丘山,这里有东晋高僧支遁(被称为“生公”)的遗迹。诗人通过对名山和古迹的描述,展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海上名山即虎丘,生公遗迹至今留。" 这两句开篇便指明地点,同时点出了主题,即虎丘山是著名之地,并且保留着生公支遁的遗迹,这些遗迹历经时光而保存至今,显示出历史的连续性。
"当年说法千人坐,曾见岩边石点头。" 这两句则描绘了过去的一场盛况:生公在虎丘山上讲授佛法,吸引了千余人聚集聆听。这不仅展示了支遁的影响力,也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佛学的渴望和尊崇。"曾见岩边石点头"一句,则形象地表达了听众被生公讲法所感动,至于如同岩石般静坐聆听,这里的“石点头”也许是比喻,或许是传说中的奇观,反正都是对生公佛法力量的高度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虎丘山和支遁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当年盛况的回忆,展现了历史的深远感和文化的丰富性。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及其精神遗产的尊重与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毕叔文携坡帖及与季真给事倡酬诗卷见访于邢
精金美玉当难朽,白衣苍狗终何有。
胡为径欲老东坡,应坐生时宿南斗。
何时斯文日再中,共推元佑超群公。
衮衣已易深衣古,醴酒宁思客酒浓。
当年政化方随日,诏访贤良设科十。
玉堂发策肆雄深,四海旁招无遁逸。
缅惟贞观图凌烟,功臣剑佩空跄然。
未如武德藏书府,至今名字星日悬。
君之曾祖我高祖,想象闻风谓千古。
书藏东里罔或存,集喜西台刊未睹。
相逢已足慰悲凉,墨妙更许窥家藏。
趣奇造异两邢子,置酒共亲灯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