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尚有锥,今我已忘兔。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由(bù yóu)的意思:不由表示无法抵挡、无法控制,不由自主的意思。
调心(diào xīn)的意思:改变心意,转变立场或态度。
忽焉(hū yān)的意思:突然,忽然间
嵇阮(jī ruǎn)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情出众,文采非凡。
失所(shī suǒ)的意思:失去了原本所属的位置或所在的环境。
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息调(xī diào)的意思:平息争端,调和纷争。
相依(xiāng yī)的意思:相互依赖,互相关联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心息(xīn xī)的意思:心情平静,不再焦虑或困扰。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无功乡(wú gōng xiāng)的意思:指做了事情却没有任何成果或效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心灵与呼吸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这种和谐如何引导个体进入一种超脱的状态。诗人通过“心息久相依,息调心自住”表达了心与呼吸的紧密联系,暗示了通过调整呼吸可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安定。
接着,“忽焉不自知,根尘失所寓”描述了一种突然的觉醒或领悟,即在不经意间,个体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与外界的联系变得模糊,仿佛脱离了物质世界,进入了更深的精神层面。
“向来尚有锥,今我已忘兔”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过去对事物的执着比作“锥”,而现在的状态则是“已忘兔”,意味着诗人已经超越了对物质世界的执着,达到了一种更为自由和超然的心态。
最后,“似入无功乡,不由嵇阮路”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状态的超脱性,暗示诗人仿佛踏入了一个无需功利追求的境界,这与嵇康和阮籍两位魏晋名士的放浪形骸、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相呼应,但又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基于个人体验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深入探索后的独特见解,以及从物质到精神、从执着到超脱的心灵旅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皇矣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冈,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谓文王:訽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是类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皇矣》【秦·诗经】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冈,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谓文王:訽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是类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0567c66cf09777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