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哉命之穷,仍岁螟蟘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秕糠(bǐ kāng)的意思:指不重要、无价值的东西。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俯视(fǔ shì)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以高人姿态看待或傲视他人。
拂衣(fú yī)的意思:拂衣是指轻轻挥动衣袖,形容离去或离开的意思。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顾瞻(gù zhān)的意思:顾虑、担心。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耒耜(lěi sì)的意思:指农耕工具,比喻艰辛劳作。
离觞(lí shāng)的意思:离开酒杯
彭泽(péng zé)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貌或装束非常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妆容娇艳。
却归(què guī)的意思:表示事物最终还是回到原来的状态或归宿。
仍岁(réng suì)的意思:指人年纪虽已老,但精神仍旧充沛,活力不减。
手民(shǒu mín)的意思:指人民群众自己动手、自己努力解决问题,不依赖外力。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游手(yóu shǒu)的意思:指游荡闲逛,不务正业。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祖离(zǔ lí)的意思:祖先离开家乡。
足迹(zú jì)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的脚步留下的痕迹,也比喻人留下的影响或记忆。
- 翻译
- 陶渊明离开了彭泽县,他的归宿在柴桑乡。
我的家乡就在附近,俯瞰世间琐碎之事。
环顾四周没有忧虑,忧虑的是粮食断绝。
我不怕辛勤劳作,犁田的工具就放在山的南面。
可惜命运多舛,每年都有虫害侵袭庄稼。
我选择做个游荡无业之人,足迹已经遍布四方。
我挥袖离去,何必再举行告别宴呢。
- 注释
- 渊明:陶渊明。
彭泽:地名。
归欤:回归之意。
柴桑:地名。
我里:我的家乡。
世秕糠:世间琐碎的事物。
顾瞻:环顾。
绝粮:断粮。
躬耕:亲自耕作。
耒耜:农具。
山之阳:山的南面。
命之穷:命运困苦。
螟蟘:害虫。
游手民:无业游民。
足迹:行踪。
四方:各地。
拂衣:挥袖。
祖离觞:告别宴。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归隐田园生活愿望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世俗的差异,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渊明弃彭泽,归欤在柴桑"一句,诗人以东汉时期的隐士渊明为例,他放弃了官职回到家乡的柴桑。这里的“归欤”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
“我里亦其侧,俯视世秕糠”则是诗人自比,自己的居所也在那个方向,从高处看那些追逐功名利禄的人,就像看待尘土一般。这里的“秕糠”形象生动,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蔑视。
"顾瞻无所忧,所忧在绝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坦然,只是担忧着日常的饮食问题。这里的“绝粮”指的是断绝了官场的供给,转而自食其力。
"敢辞躬耕劳,耒耜山之阳"则是表达诗人愿意辞去繁华的生活,亲自动手种植劳作于山间。这里的“耒耜”描绘了农事的辛勤。
"惜哉命之穷,仍岁螟蟘伤"这句中,“命之穷”指的是命运的贫困,而“螟蟘”则是庄稼被害虫咬蚀的形象,比喻着时光易逝,事业无成。
"去为游手民,足迹已四方"诗人曾经做过流浪的人,行迹遍布四处,但现在却选择了归隐。
最后,“拂衣却归去,焉用祖离觞”则是表达诗人的决心,即便衣带着尘土,也要回到田园生活中去。这里的“祖离觞”可能指的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酒器,比喻着不再需要那些繁文缛节的礼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隐逸与俗世,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困境和世事变迁的无奈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束熙之雨後
猎猎风吹雨气腥,谁翻碧海踏天倾。
如何农畯三时望,只得官蛙一处鸣。
何处断虹残冷落,有时斜照暂分明。
当车收辙云藏迹,依旧晴空万里平。
春晚雨後
东风柔弱事春权,剧雨无端转怆然。
不惜好花都委地,却令远草直平天。
龙蛇久蛰应思奋,蛙蝈乘时已自先。
缘柳由来却堪笑,叶眉愁剧遂长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