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何常:怎能常常。
柱石:比喻国家的栋梁、支撑。
同立:共同建立。
太平基:太平盛世的基础。
- 翻译
- 怎能常常成为国家的栋梁,共同奠定太平的基础。
- 鉴赏
此诗句出自宋代诗人石待问之手,它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情怀与理想追求。首先,“何常为柱石”一语,直译即是“为什么要成为支撑和坚固的基石”,其中“柱石”喻指那些能够承重负责任、稳固不移之物或人物。在古代文献中,“柱石”往往被用来比喻为国为民所立之人,强调的是其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同立太平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共同建立一个太平盛世基础的愿景。“太平”在这里代表着国家的安宁、社会的和谐以及人民的幸福。它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集体目标的向往。
整句诗通过探讨“柱石”的角色和意义,以及与他人一同奠定太平盛世基础,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稳定的深切关怀。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士大夫对于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感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此句诗词简洁有力,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远大的抱负,是宋代诗词中颇具代表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石乳入池与珠璧水合味合则杂余截竹为筒命小僮持向乳缝处承注八罂因以所贮惠泉比尝觉远逊此易曰山下出泉蒙此水之胜惠泉蒙与壮之分耳赋以记之
珍重甘芳挹注殊,一筒中引万玑珠。
坐观偷渡违行地,领略初生胜啖臾。
庐岫飞流宁复稚,江心远没亦成奴。
法同抱瓮非机事,谷里经纶总是愚。